2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四川古建筑调查最新成果。据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已系统科学地调查了川内古建筑100余座,重新确认或限定了四川地区23处古建筑的修建年代,建立起四川地区适用的木构建筑断代标尺,采录并上传了83处古建筑VR数据,形成了“四川元明建筑”专题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库,观众只需用智能手机扫描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跳进”这83处古建筑,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欣赏。VR云看古建将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
文章插图
(青白江区明教寺觉皇殿调查)
83处四川古建筑可“扫码”访问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主任余书敏介绍,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便已开始了对四川古建筑的踏查,从2008年至今,古建中心调查测绘过的古建筑已达上百座,并对其中87处建筑进行了三维激光扫描测绘、全景摄影和无人机航拍。
迄今为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一共上传了83处古建筑VR数据,并形成了“四川汉地元明建筑”专题数据。很多古建筑位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有了VR数据专题数据库,既可为一般古建爱好者提供一个虚拟参观、游览古建筑的网络平台,也可为学术研究提供实物史料依据。
文章插图
(成都文化公园八角亭调查)
巧匠留踪 红外相机捕捉古建秘密
此次古建中心在田野调查中,使用了一件“秘密武器”,这便是红外相机。虽然红外相机早已问世,但将红外摄影技术用于古建调查,在川内还是首次。
2015年,调查人员带着红外相机来到位于盐亭县的花林寺大殿进行调查,拍摄到了大量的墨书题记,根据建筑形制、题记和碳十四测年结果,明确了这座建筑的主体结构修建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比当时文物资料里公布的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提早了近300年。花林寺大殿从最早的一处县保,很快升级为省保,并最终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本体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更好的保护。
据悉,多年来,古建中心利用古建筑年代学和红外相机,重新确认和修正了包括花林寺大殿、青龙寺大殿在内的省内一批古建筑的建筑年代,这批建筑遍布省内各区县,共计23处。在一系列成果的发表和带动下,省内外古建研究学者开始纷纷采用这项技术,发现了许多仅凭肉眼难以辨识的历史信息。
文章插图
(眉山报恩寺纪年题记)
用新方法为四川木构建筑建立断代标尺
“从上个世纪至今,对四川古建筑的调查和研究一直在进行,积累到今天,已经有不少成果。”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蒋成介绍。21世纪初,古建筑的形制年代学和单体建筑断代方法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在华北地区修正了不少古建筑的年代判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也想将这种新的、科学的断代方法应用到四川的古建筑研究保护中去,于是决定对四川现有的古代木结构建筑,尤其是年代偏早的木结构建筑进行一次尽可能全面的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四川地区适用的木构建筑断代标尺。
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中心的数据库中,现已积累了一批年代确凿的标尺建筑,研究人员已经初步掌握了四川地区元代至清代早期的形制变化特点,对多处古建筑的年代做出了更加精确的或不同于以往认识的新判断。
- 古建筑&四川古建筑调查最新成果发布:系统调查上百座四川古建,建立四川木构建筑断代标尺
- 艺术圈&成功的企业家马云,却在艺术圈引起热议,认为他是在践踏艺术
- 摄影|中国古建筑:凝固的古典音乐
- 云雀$触摸这世界的美
- 展览!「杨循」|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蓬莱#海滩诗词27首十里长滩云水阔,千堆雪浪玉生烟
- 故事|《云顶》致敬“童伴妈妈”
- 诗歌#王维很佛系的一首诗,诗意行云流水,很适合心情浮躁的时候读
- 云海@弟弟出使辽国,苏轼写了一首诗,情真意切,最后一句让人忍俊不禁
- 国画&秦岭云、史正学、曾宪荣、周涌泉、刘培国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