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来源 | 科学网
并不是所有博士都会永远做科研 , 相反 , 选择“逃离科研”的人正在悄然变多 。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 , 2020年只有10%的工程博士、16%的物理和地球科学博士在美国从事学术岗位 。 中国也呈现了这种变化趋势 。 1997年 , 中国博士毕业生选择学术职业的比例高达74.6%;到了2020年 , 这个数字已经下降到58% 。
2019年 , 《自然》开展了一项针对博士生的调查 , 发现只有26%的人表示正在做的科研项目足以为他们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
无论对导师还是学生而言 , 这都是一些不该再回避的问题:“科研逃兵”可耻吗?导师应该帮助“逃离科研”的学生吗?学生该不该向导师隐瞒自己转行就业的决定?为此 , 《自然》专访了4位过来人 , 分享了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和建议 。
我知道你们中许多人不会做科研 , 这没关系
安妮·克鲁克(Anne Krook) , 华盛顿西雅图实用职场咨询所的创始人和负责人
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任教七年后 , 转行进入亚马逊 , 开展国际网站开发、项目管理和基础设施方面等工作 。 作为一名从学术界转向企业的成功人士 , 她在2014年开始给研究生提供职场建议 , 指导研究生和博士后的非学术就业 。
学生一踏入实验室 , 导师就要与他们进行职业规划的沟通 , 并且这类交流要贯穿在整个课题研究中 , 以便随时了解学生动向 。 你如果不这么做 , 你就不够坦承:看看学生们的安置数字吧 , 显然大多数研究生和博士后都不会获得教职 。
遗憾的是 , 不少博士生会认为 , 他们的导师不了解或不关心非学术职业 。 但事实上 , 如果导师能直接表达对这些工作的支持 , 这些学生就能放心大胆地去求职了 。
60%的博士找工作 , 是依靠自己检索网络信息或其他相关研究 。 图源(《自然》2019博士生调查)
虽然大家都知道学术职位的就业统计数据 , 但还是有很多博士生表示 , 不敢透露他们正在寻找非学术工作 。
对此 , 导师应该大声地对实验室里的每个人说:“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不会在学术界任职 , 这没关系 。 我想让你知道 , 我支持你找寻的那份工作 , 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 。 ”
导师一方面应该给学生时间 , 让他们与所在机构的职业服务团队合作 , 参加简历写作研讨会、招聘活动 。
另一方面 , 可以每月组织一次团队视频通话 , 比如邀请3位在学术界以外工作的人描述他们的工作内容、必须解决的难题、在研究生或博士后阶段学到的以及希望学到的知识技能 。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拓宽不同领域岗位的社交圈 , 了解到学术界以外的从业情况 。
让研究生接触非学术圈的人 , 至关重要
印加·孔帝-杰尔佩(Inga Conti-Jerpe) , 旧金山iso食品跟踪科学开发负责人
在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获得海洋生物学博士 , 研究方向是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来研究珊瑚礁生态学 。 进入企业后 , 他继续开发这项技术 , 用来验证食品标签 。
我从未考虑过自主创业 , 直到遇见那个跟我邻桌四年、研究同一个博士项目的科林·卢克(Colin Luk) , 如今他也变成了我的商业伙伴 。 卢克读博前曾开过酒店 , 在香港餐饮业拥有丰富经验 , 他经常从学术之外的角度看待我的研究 , 给我一些启发与思考 。
我的博士生导师——海洋生物学家大卫·贝克(David Baker)也支持我创业 , 但他不能给我更多建议——因为他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术界 。
- 最终幻想起源|“华为1996年的招聘广告,大家自己感受一下!”都是人才啊
- 宋居寒!小众“疯批”文,每一部都好嗑!人设长在了我审美点上!
- 人大都#菩提老祖真身,玉帝忌惮,如来不准说,难怪孙悟空一直没见师兄弟
- id$荐号 | 独来独往的人,其实都很厉害
- 大运会@成都金牛公园举行“迎大运 倡环保”惠民游园活动
- 唐僧$西游记中为何妖怪都不敢踏入大唐境内 原来是有这个神仙!
- 书法@书法,今人超过了古人?估计很多名家,连这个小人物都比不上
- 平山县&半路出家学画画又蒸“花馍”送乡亲郄彦霞无论做什么都要做出个名堂
- 交通安全|赤壁春风行动“云招聘”助力家门口就业
- 刘墉@每一笔都是自己的!刘墉书法开创了新格局,不愧为“浓墨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