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鲁迅面对那个时代的后浪演讲时,说了些什么话?( 二 )


在萧军、萧红之外,茅盾、曹白、许钦文、李霁野、阿累等人也接受过鲁迅的帮助。鲁迅所编辑的《莽原》《国民新报·副刊》等,便是发现和培养青年作家的阵地。
然而,鲁迅是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对青年进行指导和帮助。他从来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子,也没有一昧地讨好和献媚于青年,更不会强行加戏,灌输一些“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与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与鼓励”“我看着你们,满怀感激,因为你们,这个世界会更喜欢中国”之类的心灵鸡汤。
鲁迅面对青年的演讲,是基于平等意义上的理解、交流和对话。在他看来,青年是一个群体,“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因此,当青年出现了错误言行的时候,鲁迅也是会毫不留情地批评。
1936年8月,27岁的青年作家徐懋庸因“左联”解散等问题,给鲁迅写了一封信。信中,徐懋庸态度骄横地对鲁迅身边的青年朋友胡风、黄源等人进行攻击,又指责鲁迅包庇他们。那时候,鲁迅已经重病缠身,精力大不如前,但他还是奋力写出了生平最后一篇长达8000多字的长文《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严厉地批评了徐懋庸、周扬等人。
在鲁迅去世后,徐懋庸、周扬等人分别完成了自我救赎,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上世纪20年代,流行着“青年导师”的说法。鲁迅凭借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和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当一名“青年导师”绰绰有余。但鲁迅始终很反感这种说法。他勉励青年,不必寻找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 演讲$鲁迅面对那个时代的后浪演讲时,说了些什么话?】100多年后,鲁迅这段话听起来还震耳发聩,让人警醒。因为,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人,幻想能够给青年当“人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