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苏轼在黄州写的这首词,后两句成为人生至理名言,读来荡涤人心( 三 )
所以,当他在半醉半醒的状态下回临皋的居住地时,自然很晚了,词人估摸着时间或许已是三更时分了,“仿佛三更”四个字准确地写出了词人恍然若梦的酒后状态。
这种状态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他长期以来承受的过多的压抑和不安,同时也让他在精神上得到了暂时的解脱,这样他便能以超然、豁达的心态去审视自己的人生经历,也能以冷静、平和的思维去抚平焦虑的情绪。
文章插图
接下来的三句,是词人对回到居住地的见闻和感受的叙写,当他回到家门口时,看守门户的家童睡得正香,这从词人通过对他鼾声的描绘中就能看出。这是一幅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家童鼾声如雷,此起彼伏。词人在外面反复敲门,里面却一点儿回应也没有。
苏轼全然不想打搅他的好梦,于是独自倚着藜杖,借着皎洁的月光,信步来到江边,展现在词人眼前的是浩浩荡荡奔涌向前的长江,江波拍打着岸边的岩石,激起翻腾的浪花。词人听到的不再是那门童的打鼾声,而是如同重低音一样的深沉、低徊的江涛声和浪花声。
在辽阔的长江边上,词人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江风吹来,词人也清醒了许多,他独自品味着这份属于自己的难得的宁静,浮躁、焦虑的心渐渐归于平静。他倚仗江边,注视着波涛汹涌的江河,倾听着滔滔不息的江水声,不禁思绪飞扬,感慨万千。他想些什么?
隐痛的往事唯有熟透,才会从每个人的身上剥离坠落。现实越是喧嚣不宁,我们的心越要学着沉稳安定。
词人或许想到世事的艰辛、仕途的沉浮;他或许也想到了久别的朋友、远离的亲人。然而面对江河,他更有可能想到孔子在江边发出的千古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种种思绪交织在一起,苏轼情不自禁地发出时节如流、岁月不居的感慨和韶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无限感慨。
词的上片还创造了一个极其安恬的静美境界。因为夜阑更深,万籁俱寂,所以伫立门外,能听到门里的鼾声;也正因为四周的极其静谧,所以词人在敲门不应的时候,能够悠悠然地伫立江边。从写家童的“鼻息如雷”到进而写聆听江声,词人把夜的深沉、夜的寂静完全衬托出来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三句看起来只是记叙词人夜饮归来的情形,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透过词句我们却能感到词人在“倚杖听江声”时内心的无限感慨,那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磊落、洒脱的形象,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理趣。这三句,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给读者带来了许多遐想的空间,任凭读者去想象,去填充。
文章插图
对于历尽仕途风波的苏轼来说,现在置身于这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会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白天的忧愁和烦恼,人生的得失荣辱,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词人看来,相比于江河,个体的生命是那么短暂,不过是江河中的一朵浪花,转瞬即逝,谁也无法把她长久地挽留。
深受老庄哲学影响,对生命有着独特感悟的苏轼似乎忽然意识到自己囿于无谓的伤感失意中而不能自拔,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将短暂的生命安放于无尽的人生烦恼中是多么愚蠢的事情。他要超越现实体悟人生,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
词人“倚杖听江声”,他把自己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他从自然中获得某种启示,受伤的心得到了慰藉。此刻,这江声如激越的旋律,震撼着他的心灵,这奔涌向前的江水,冲去了他心中的阴霾,方才那些萦绕于心、不能释怀的沉郁、愤懑,也被江水荡涤得不见了踪影。
- 江面@苏轼最神奇的一首诗,顺着读是天亮了,倒着读是天黑了
- 国民身份&积极参与文化活动 香港学生感受冬奥激情
- 灯笼&大红灯笼乘“云”上“网”走四方
- 小知识&冬奥时尚系列小知识13:会徽隐藏的汉字
- 官军&戏说水浒传:从正史来看,梁山好汉可能连给方腊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 书香世家&红楼梦 她出身书香世家, 瞧不起贾家暴发户, 所用物品贾家都没有!
- 羽太芳子&一个撕裂的家族:鲁迅和周作人大打出手,19岁亲侄当众饮弹自尽
- 唐李嗣真&葛世权 《书谱》集释(续)
- 王羲之&1972年,工作人员从废纸堆意外捡到一请假条,后竟成无价之宝
- 启功&民间高手将“启功体”写到了极致,可是网友却说是“大字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