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老友记,新影迷:我们爱它提供的归属感,不愿看到被乱删减

《老友记》1994年播出 , 2004年剧终 。 剧中六个似是不知生活疾苦的纽约客 , 陪伴了许多人的十年 。 近三十年后 , 时代发生巨变 , 不需要再“守着电视” , 《老友记》当时播出236集 , 平均每集3000万观众 , 大结局时这个数字达到了5000万 , 流媒体时代 , 这些数字无法令我们惊叹 。
Netflix|老友记,新影迷:我们爱它提供的归属感,不愿看到被乱删减
文章图片

2014年 , 奇妙的事情发生 , 奈飞以平均每年3000万美元的代价 , 买下《老友记》5年的播放权 , 到期后 , 又花1亿美元巨款续费一年 。 这六年时间里 , 这部老剧获得的新观众多半属于“Z世代”(网生一代 , 泛指出生于1995-2009年之间的人) , 也就是说 , 剧里主演们在现实中的年纪 , 与他们的父母同龄 。 但不妨碍这些年轻人 , 在奈飞上快乐地连着看 , 并像当年他们的父母一样上瘾 。
Netflix|老友记,新影迷:我们爱它提供的归属感,不愿看到被乱删减
文章图片

《老友记》它讲的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的成长故事 , 从二十多岁 , 到三十多岁 , 六个人长达十年的友情中最动人的 , 是他们总在做错事 , 也总在原谅彼此 。
为什么人人都爱《老友记》?答案其实不复杂 , 因为这部剧给我们提供了安全感 。
Netflix|老友记,新影迷:我们爱它提供的归属感,不愿看到被乱删减
文章图片

当大城市没有善待我们 , 当我们遇到了坏人 , 当我们被生活亏待;当我们感到孤独 , 感到没有爱、没有归属 , 就会回到《老友记》的世界 , 到Monica的公寓 , 到central perk , 静静看一会儿他们六个人的生活 。
我们以前写老友记的稿子里 , 有人采访了北京林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訾非 , 他说 , “如果把美国《老友记》这一代年轻人去对照我们中国的时代 , 最接近的就是现在 。 ”可能正是这个原因 , 《老友记》对我来说是“故乡” , 未必常回去 , 却时刻惦记起 。
《老友记》的故事实在接地气 , 能够和大多数人的生活形成共鸣 。 平凡而普通的日子里 , 时不常地 , 生活被朋友和《老友记》点亮 , 得到额外快乐的几分钟 。
某种意义上 , 这六个人就是我在故乡的朋友 , 故乡还有不少其他老熟人 , 那种戏里戏外都略知一二 , 俨然老家邻居和亲戚的熟 。
詹布纳坦认为 ,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电视剧的流行 , 说明了年轻一代普遍存在的孤独感 , 因此他们更渴望纯真的时光 。 她说:“我们经常会想到老年人依赖电视来陪伴自己 , 但年轻人也会这样做 。 ”“很多不太出名的电视剧里都有我们熟悉的角色 , 我们很容易就能在故事里跳出来 , 就像我们在现实世界中与朋友和家人相处一样 。 ”
比如 , 人到中年 , 周围的朋友步入婚姻 , 又见过太多别扭乃至惨烈的婚姻 , 会逐渐对Monica和Chandler式的婚姻产生更多向往 。 它的官方名字叫作 , “与最好的朋友结婚” 。
Netflix|老友记,新影迷:我们爱它提供的归属感,不愿看到被乱删减
文章图片

现实是 , 大部分人选择的对象 , 未必是理想朋友 。 人们总把恋人与朋友混为一谈 , 可是你深刻谈过几场恋爱后会明白 , 至亲至疏夫妻 , 恋人、夫妻之间 , 永远会有秘密存在 。 这也是我们的生活不是《老友记》的原因 。 它抹掉现实中许多不可能 , 它将人性理想化 , 连缺点都是理想的缺点 。 它是友情乌托邦 , 更是爱情乌托邦 。 所有人对所有人都极度坦诚 , 做错事永远会去道歉 , 道歉最终总会被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