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京&鲁迅幼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位被他的聪明弄得只好辞职的先生是谁
许广平在《鲁迅先生的学习精神》一文中说:【 子京&鲁迅幼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位被他的聪明弄得只好辞职的先生是谁】
他自己承认,小时候在家里读书,先生给他限定功课,譬如叫他背四行书吧(旧式私塾的唯一的教授法是背诵),他立刻背了,一切的课业都办妥了,他在那里玩,县省看看不对,再加四行,十六行,三十二行……半本书,一本书,以后就每每整本的书责令他背诵,他还是很快地做完了,还是在那里玩,原因是他看过一两遍就背得一字不差。后来先生弄得没有法子,听说终于辞职了。
文章插图
对于鲁迅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是不陌生的,毕竟他的课文常常出现于语文课本之中,并且他弃医从文的故事也让无数人感慨,大众知道他的文章真实且贴近现实,但有多少人了解过他的幼年生活。可能很多人也仅仅局限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这些课本上的文章,但鲁迅幼年时期却是个颇为聪慧之人,按照今天的说法,也应该是个少年天才的存在。
文章插图
鲁迅从小就博闻强记,聪颖过人,这许多人应该也有所耳闻。而许广平在其文章中说的那一大段,很可能也确有其事。至于她说的那个后来被“弄得没有法子,听说终于辞职了”的先生,我们却不知道他是谁。通常,做教师的总是希望学生聪明。例如,1926年8月15日鲁迅在写给当时还只是他的学生的许广平的信中,不是称赞她说“幸骏才之易教”吗?那么,这一位竟因学生的聪明易教吓退了的、与众不同的教师究竟是谁呢?
文章插图
关于鲁迅幼年,是从来没有延请老师到家里来课读的事情。他从师就学的经过,在许寿裳作《鲁迅先生年谱》中曾有简单的记载:
光绪十二年丙戌,一八八六年,六岁。是年入塾。师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十八年壬辰,一八九二年,十二岁。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先生怀鉴读。玉田即周兆蓝。鲁迅在《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对他曾有一段怀有敬意的描写:
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
文章插图
周作人在《鲁迅的故家》一书中也介绍了他的一些情形:
鲁迅手抄本中有一册《鉴湖竹枝词》,共一百首,是玉田所著,乃是从手稿中抄出来的,卷末有小字记年月,侄孙樟寿谨录字样……可知他给鲁迅的影响不浅,关系始终不坏。而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知道,这位玉田先生给鲁迅的感觉应该是很好的,并且对他怀有敬意,而这自然也不会是那个不得不辞职的先生。而那位三味书屋的寿先生,对于鲁迅也同样重要。鲁迅在《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更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鲁迅终生都对他怀有敬意。就是到后来鲁迅去北京教育部工作的时候,仍旧和他有书信来往。而且在《鲁迅日记》中凡是提到寿镜吾的地方,都是尊称为“寿师”或“镜吾先生”,可见他显然也不是那个终于被迫辞职的先生。
文章插图
而在在许寿裳作《鲁迅先生年谱》没有记载的幼年时期的老师,还有花塍与子京。花塍对于鲁迅来说还好,但是子京却是让鲁迅不满。这个人有点神经病,又是文理不通,本来不能当先生,但是因为住在一个院子里,相距不到十步路,所以便去请教他。
- 贾雨村&林黛玉嫁给北静王,薛宝钗嫁给贾雨村,作者这样安排有啥隐情
- 黛玉&林黛玉死后,为何贾宝玉会为她守墓到齿落舌钝?看林家出身多高贵
- 本经阴符七术&鬼谷智慧若你不善与他人交谈,背熟这4句口诀,助你反败为胜!
- 佛教&释迦牟尼是哪国人?尼泊尔学者: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和印度没关系
- 酋豪&如果要抵制“丑书”,首先要定义什么是“丑书”
- 小说&现在的网络小说都是一条生产线产出来的吗?
- 双水村&《平凡的世界》最经典的6句话,读懂是修行,不懂是幸运
- 张家口&冬奥会刊探闭环 | 张家口赛区过节还能领红包?
- 元宵节&元宵版“冰墩墩”通州西集面塑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村民做元宵
- 元宵节&宛城区医保局:开展“党是明灯指我行”元宵节剪纸猜灯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