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三个比较难理解的中医理论,一旦学明白,中医水平将会很大地提升
很多人认为中医理论晦涩难懂,这种看法是不尽准确的。有关中医理论的书籍,汗牛充栋,多若繁星,虽然广而博,但却谈不上深奥。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诊疗方式方式,其实都是很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即便是高度概括的中医理论,也并不抽象。之所以很多人会认为中医理论晦涩难懂,多是源于中医古籍中文字的晦涩。或是因为古代笔墨珍贵,书写不易,所以古人写作时会惜墨如金,力求简洁精炼。加之古代的表达方式、文字含义都与现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后人的阅读和理解都造成了很多的困难。
文章插图
初始阅读《黄帝内经》、《伤寒论》等书籍,确实很难做到流畅,从而会产生中医理论很难懂的感觉。但如果翻阅白话版的书籍,很容易便会发现其所阐述的内容其实并不大费思量。这与现在阅读楚辞汉赋、《论语》《春秋》等书籍是一样的,初始接触时,也会有很大的阅读困难,继而产生晦涩难懂的感觉,但如果通过反复阅读,或是翻阅注解等方法,做到读通读懂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读通读懂中医理论并非难事,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但做到熟练掌握并运用则是一个层次的事情了。中医易学而难工,入门很容易,但学好却很难,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年学个好医生,三年学个糊涂虫。”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很多种疾病的外在表象并不能如实反映疾病的性质、程度和病位,甚至还会呈现完全相反的假象。比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治疗方法是最为常用的,其理论也很容易理解。
文章插图
但也有很多疾病的外在表现却多是假象,比如:虽然表现为热象,但疾病性质却是寒,有些疾病虽然表现为寒,但疾病性质却为热,再比如:大虚有赢壮,至虚有盛候。对于这些疾病如果缺乏正确的辩证,治疗起来无疑将会南辕北辙。而且这些表现形式的疾病并不少见,而是很常见。今天就简单介绍三条关于这方面疾病的中医理论。因为水平有限,只是提及,不做讲解,以作抛砖引玉。一、引火归元。引火归元的理论大体为:肾为先天之本,真阴真阳寓之于里。若真阴不足,则阳无以依附,虚阳外浮;再若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出现真寒假热的现象。中医把这种下焦之火脱离本位而上浮的情况称为火不归元,而治疗方法则为引火归元。火不归元的疾病其实非常常见,但引火归元的方法却少见使用。
文章插图
比如有些复发性的牙痛、咽痛,属于火不归元的情况是很多的。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这类疾病多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或是抗生素,偶尔有效,但不能根治,且极易复发。二、甘温除大热。如果有热性症状,一般会想到使用偏寒偏凉的药物,或者是采用滋阴清热的办法,而为何要使用温热性质的药物?以及何时使用这种方法?非得要认真学习,仔细思考方可。甘温除大热这一理论,是金元时期的中医大家李东垣提出的。一般资料中对甘温除大热的解释为:脾胃气虚、阴火内炎所致的身热而烦、气高而喘、怠惰乏力、头痛、口渴、畏风恶寒、脉洪大而虚软等证。治疗宜甘温之剂益气升阳,兼泻阴火。对于这种解释总有一些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因为“阴火”这一概念是李东垣的独创,李东垣之后的医家又很少使用这个概念。如果不研读李东垣的著作,也就不了解阴火为何,也就谈不上了解甘温除大热了。后来看清末医家周学海的著作,其中提到:补中益气之制,为阳虚内热设也。
- 996|996是比较火的话题,为什么华为很少被讨论?高薪工作都这样!
- 舞会&?毛姆《面纱》:人生的三个真相,越早明白越好
- |职场中,混得好的人,都有这三个特质
- 鲁智深@明知是诈死装病,宋江仍让七位梁山好汉逃掉,其中原因有哪三个?
- 创作$学习国画写意花鸟画,你要知道这三个创作步骤
- 平均寿命@人类理论上能活1000岁,为何余下的900多岁,无故“消失”了?
- 三巴掌@救赎文|男主痞帅友善骚话比较多的小说推荐
- 贾宝玉@王熙凤有多讨厌林黛玉她说的三个玩笑,每一个都透着鄙夷之心
- |职场跟对人最重要,领导对你有这三个苗头,不是重用,而是利用
- 庶子@古代嫡大于庶,子高于女,那嫡女同庶子比较谁地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