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读书|古人在春节是如何吃喝玩乐的
文章插图
古人春节吃喝玩乐简史
春节这个词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是很晚的事。在民国以前,大年初一这个节日都叫作元旦或者元日,这个名称由来极古,在《尚书·舜典》中就已经出现了。一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我们开始采用公历,这才把元旦这个词让给了公历的一月一日,又将传统的元旦改为春节。第一个称为“春节”的大年是1914年开始过的,距今不过百年时间。
·吃吃喝喝过大年,古人大都喝酒吃辣
很长的一段时期,过年要吃五辛盘,喝屠苏酒,这种风气从先秦就开始,一直到现在一些地区都还有一些流风余韵。《庄子》就记载:“春日饮酒茹葱,以通五脏也”,南朝时期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录更加详细,说元日这一天“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周处《风土记》记载:“元日造五辛盘”。那么什么是五辛盘呢?《风土记》的注说:“五辛所以发五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是也。”其实就是用薄饼卷上上述这五种生菜食用。因为是春节的节令食物,这个五辛盘也往往叫春盘。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虽然习俗是这五种辛辣的食物,但也有人家会更换为其他菜蔬。《类腋·天部·正月》引唐代《四时宝镜》:“东晋李鄂,立春日命以芦菔、芹芽为春盘,相馈贶。”芦菔就是萝卜,春盘吃萝卜后来也得到弘扬,尤其明清以后,春盘会特别吃水红萝卜,还取了一个特别的名字,叫作“咬春”。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写道:“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菜、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
▲清代潘清丁观鹏《太平春市图》(局部)
喝酒当然也是这一天的重要内容,前面提到《庄子》里就说春日饮酒,《荆楚岁时记》里更详细记载了两种酒,一是椒柏酒,一是屠苏酒。《荆楚岁时记》引用董勋的话说:“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屠苏酒似乎在后代更流行,宋代的时候屠苏酒依旧很流行,所以王安石非常有名的《元日》诗里就说:“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天喝酒,次序也很有讲究,要从年龄小者开始,老人最后喝。因为小孩子是得了一岁,而对老人来说,这是生命里又逝去一年。所以宋代苏辙的《除日》诗里有一句:“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他每年最后一个喝屠苏酒,就是因为他是全家年龄最大的那个。这句诗实际上也是在感慨他自己年华渐去。苏辙的哥哥苏轼就豪爽一些,他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中说:“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意思就是只要身体健康,每年最后一个喝酒也没什么。
上面提到的是正月初一的饮食,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太流行了。我们更常见的是大年三十晚上全家团圆吃的“年夜饭”。古人很早有大年三十守岁的传统。西晋周处的《风土记》记载,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为“守岁”。这个时候年夜饭还谈不上丰盛,越往后代,年夜饭就越受重视。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和家人们的除夕筵,单猪肉就用了六十五斤,菜品就有六十多种。
·官员们大年初一不放假,民间流行逛街
- 赋得自君之出矣!情人节:古人20句话,胜过万遍“我爱你”!
- 劝学诗&最庸俗的一首诗 ,出了两千古名句,成为读书的最高境界
- 宋院本金陵图@读书 | 薛冰:佳丽东南信莫俦——《石渠典藏·金陵图》漫谈
- 大力士!古人如何玩转“奥运”
- 千古名画$古人画个圆就是千古名画网友不屑,专家你还真画不出来
- 寒冬@明代以前没有棉被,古人是如何度过寒冬的老祖宗真有才
- 母亲$读书 | 成为母亲,对于女性意味着什么?《初为人母》以66位女性的声音实录,触及当代女性关注的核心议题
- 教皇#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 天津|线上读书接龙 征集诵读作品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古人藏在诗词里的浪漫,流转千年,再续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