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悲凉是相通的,全诗仅仅20字,李白道出悲凉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

文/时针
【 悲凉@悲凉是相通的,全诗仅仅20字,李白道出悲凉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中国历史上,我欣赏与钦佩的人有两个,唐代的李白与宋代的苏轼。这两个人看似风格相似,但其实又多有不同。我总感觉,李白的诗词在豪放处胜过苏轼,但是苏轼的睿智与对生活的那种真实感的的确确优于李白。





悲凉@悲凉是相通的,全诗仅仅20字,李白道出悲凉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
文章插图

毕竟,李白仅仅是做过几天翰林,留下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等诗词后便辞职归去。在仕途来看李白过得并不顺利,但是李白却有着超高的自信,他曾高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等豪放我等俗人怎么能体会的到。
苏轼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受困于“乌台诗案”,被贬谪去黄州当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说实话就是当一个犯官被贬谪到黄州看管。在那里他没有收入,没有住房,靠着自己的双手开垦东坡,建造“雪堂”硬生生的将生活过得是有声有色。





悲凉@悲凉是相通的,全诗仅仅20字,李白道出悲凉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
文章插图

苏轼一句“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将对于生活的豪迈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二人拥有的并不仅仅只有豪迈,他们背后的辛酸与苦闷同样是伴随着他们。试想一下,谁能在遭受人生低谷的时候还能笑得出来呢?所谓的豪迈只能是安慰自己罢了。苏轼曾写下孤独的诗词“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孤独寂寞是一个人难以忍受的,同样苏轼也忍受不了。因而只有孤身一人去捡拾掉在地上的树枝,冒着寒风来打发孤独的时光。
李白亦如是,李白的孤寂与悲凉也曾化作一首诗,而且这首诗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这就是李白所作的《独坐敬亭山》





悲凉@悲凉是相通的,全诗仅仅20字,李白道出悲凉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
文章插图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当时的李白已经到了花甲之年,在中国古代,年逾花甲古来稀,李白经历了自己的一生之后,相信他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李白来到宣城的敬亭山,当时他看到的是满目凄凉的敬亭山,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古代诗人经常做的就是咏物言情,其实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其实是你的心情左右了你的眼睛。心情悲凉,满眼的风景只能是凄凉。





悲凉@悲凉是相通的,全诗仅仅20字,李白道出悲凉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
文章插图

当李白第七次来到敬亭山,往日身边陪同的友人与亲朋好友都没有在自己身边,只有孤零零的一个人。于是李白在这种悲凉的心情之下,写了这首《独坐敬亭山》来以此表达悲凉的心情。仔细感悟一下,全篇没有一个悲字,却将悲凉的心情通过这几种物完美的展现了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开篇提到,敬亭山的鸟们都飞到别的地方去了,连同远处的孤云也飘走了。众鸟与孤云全都消失在诗人的眼中,满目所见皆悲凉。自己孤零零的坐在那里,只有眼前的敬亭山没办法走,人与山对视,互相不厌倦。





悲凉@悲凉是相通的,全诗仅仅20字,李白道出悲凉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
文章插图

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能做的只能是与群山对视,那他该无聊到什么程度。敬亭山拟人化,与诗人孤零零的坐着四目相对,周边的鸟与云全都走了。喻指诗人自己,活到这一把岁数,如今身边的人越来越少,就剩下孤零零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