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上)( 三 )


此印为朱文闲章 , 共有六字 , 呈三行均匀排列 , 笔画于温润中而能挺拔 , 结体以元朱文为基础 , 章法布局疏朗大方 。 全印方整雅正 , 寓方于圆 , 施刀沉稳 , 果敢利落 , 印面文字颇具立体感 。 此印四面边款 , 款曰“余与荆川先生善 , 先生别业有古松一株 , 蓄二鹤于内 , 公馀之暇 , 每与余啸傲其间 。 抚琴玩鹤 , 洵可乐也 。 余既感先生之意 , 因捡匣中旧石 , 篆其事于上以赠先生 , 庶境与石而俱传也 。 时嘉靖丁未秋 , 三桥彭识于松鹤斋中” 。 印款行书清雅流美 , 款文娓娓道来 , 置于明代小品文中亦毫不逊色 。 此外 , 印的顶部有王福庵所刻观印款识 。
篆刻|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上)
本文图片

李流芳白文“侧身天地更怀古”
李流芳(1575—1629) , 字长蘅 , 又字茂宰 , 号檀园、香海、古怀堂、沧庵 , 晚号慎娱居士、六浮道人 。 安徽歙县人 , 寓居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 。 善诗文书画 , 与唐时升、娄坚、程嘉燧并称“嘉定四先生” 。
此印印面纵3.1厘米 , 横2.7厘米 。 印语出自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之五(侧身天地更怀古 , 回收风尘甘息机) 。 李流芳刻印宗法文彭 , 上溯汉印 , 又时出创意 。 此印章法上“古”字独占一列 , 与右侧两列各三个字形成鲜明对比 。 此印落刀成形 , 不事雕琢 , 貌似粗服乱发 , 纵横挣折 , 体现出印者“不择石、不利刃、不配字画 , 信手勒成”的写意印风 。 其曾言“余少年时游戏此道 , 偕吾休友人竞相摹仿 , 往往相对 , 酒阑茶罢 , 刀笔之声扎扎不已 , 或得意叫啸 , 互相标目前无古人 , 今渐老 , 追忆往事 , 已如隔世矣” 。 又云“印文不专以摩古为贵 , 难于变化合道耳 。 三桥、雪渔其佳处正不在规规秦汉 , 然而有秦汉之意矣” 。 李流芳并非无视古人 , 而是强调入古出新 , 结合此印古拙朴茂而又意修饰的印风 , 则其言不难体会 。
篆刻|容轩读印——明代流派印(上)
本文图片

归昌世朱文“负雅志于高云”
归昌世(1573—1644) , 字文休 , 号假庵 , 江苏昆山人 。 归有光之孙 , 归庄之父 。 明诸生 , 早弃举业 , 发奋为古文 , 其诗文书画皆承家法 , 并皆有成就 。 明亡后隐居不仕 。 有《假庵诗草》 。
此印纵2.4厘米 , 横1.4厘米 , 印语出自陶渊明《闲情赋》(淡柔情于俗内 , 负雅志于高云) 。 全印六字 , 字法兼用古文 , 凝练端严 , 两行字间距拉大 , 以求疏朗 。 归昌世篆刻师法文彭 , 兼从秦汉印中汲取养分 。 此方朱文印细劲苍润 , 转折处多浑圆 , 笔画交搭处都作焊接状 , 有汉铜印斑驳锈蚀的效果 。 归昌世治学严谨 , 博学多才 , 于艺事上常有深刻思考 , 治印方面亦极有见地 。 归昌世曾言“作印不徒学古人面目 , 而在探其源 , 源则作者性灵也 , 性灵出而法亦生 , 神亦偕也” 。 又云“文章技艺 , 无一不可流露性情 , 何独于印而疑之 , 甫一操刀 , 变化在手 , 当其会意 , 不令世知 。 余勤印固已纵横四方 , 未尽供识者揶揄也” 。 可见其刻印很注重性灵的表现与感情的抒发 。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