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先读哪一本比较好呢?
世界那么美好,为啥非要跟书较劲?要是真有兴趣,也不会纠结这个问题,早就拿起来读了;要是为了人生增量,建议别跟史书较劲。史书里面确实有智慧,但那都是经验智慧,而且还是古代生活状态下的经验智慧,不仅不精确而且不合时宜。所以,人生增量就得奔向当前科学理解,史书帮不了太多的忙。如果是为了情怀,如果是为了在既往的史实中探求意义,那么小编可以帮着分析一下。1.不管是为兴趣还是为专业甚至为情怀,只读史记读书得读名著,因为名著都是被历史检验过的。那么多史书里,能被普通人所熟知的也就《史记》了,而那么多著史立说的,能被立即想起的也就是司马迁了。
文章插图
名人加名著,所以这是必须读的。《资治通鉴》,也是名人加名著啊,司马光多有名,还砸过缸、多聪明。而且,还是编年体史书,今年干了啥、明年干了啥,多清楚。首先,读历史的高境界是思考意义,而意义得在完整的人物和事件之中产生。所以,今年干啥、明年干啥,跟读者没关系,我们不是对账的。其次,司马光主要是记录历史,但是过于冷冰冰、毫无情怀。时不常冒出一段“臣光言”,然后就是一通道德说教,这个特别讨厌。所以,把《资治通鉴》当成一般历史爱好者的工具书就好,别去死命地啃,太耽误工夫。二十四史呢?啥都有,《史记》也在里面了。读完一遍是不是会很牛?一点儿都不牛。你至少得用几年的时间才能啃下来?但是,却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啃下来,这是最蠢的事情。现在我都不知道那些啃下二十四史的人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没有好书可读了吗?非要跟一堆历史书较劲。读书首先是乐趣,其次才是增量,不能把读书当成苦差事,那是对自己的残忍。还有,就是你有啃完二十四史的决心,我劝你把史记啃上二十遍,然后再去横扫其他历史。所以,只读史记就好。2.让读书更有效率,还是得读史记史记50多万字,资治通鉴300多万字,二十四史4000多万字,而且都是古文,要是翻译成白话文,至少至少得翻一倍。摆在这里让你选,你读哪个?如果真有能力,那就把史记、资治通鉴以及二十四史里的精华摘录出来,然后读精华。这是最有效率的。所以,直接读史记就可以了。因为史记就是精华。后世的那些写史书的都写不过司马迁,也写不过史记。史记里面随便拿出一篇文章都能秒杀以后所写的那些。为什么?因为司马迁是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立意去写史,而后世写历史的都是一帮翰林院里玩政治的小官僚。两相对比,你会选谁?【 儒家&《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先读哪一本比较好呢?】
文章插图
司马公是宁做寂寂无闻岩穴士、不做了无情怀真小人,而后世那些写历史的(当然不能一竿子都打死),却是了无情怀真小人、不做什么没名没利岩穴士。格局差得很远,写出来的东西也就天壤之别了。那些写得毫无生命的东西,对读者就没什么造就。所以,为了让读书更有效率,更有收获,直接读史记。3.史记真得这么好,好在了哪里?中国是从哪里来的?从三皇五帝、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以及秦皇汉武,这是一个文明萌芽和原生文明诞生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是需要我们认真了解的。那这段历史,谁写得最好。不看考古资料的话,就是司马迁。不是司马公有多牛,而是因为他生得早。他在2000多年前的汉朝,去写三皇五帝、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事情,怎么也比那些晚出生的人能找到更多资料、能听到更多传说、能体察更深感情吧。所以,司马迁,基本上就是一个笑傲江湖的存在。史记更开放、更自由、更包容。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后世中国是一个儒家不断生长、发展和固化的过程,特别是到了宋以后。儒家进入思辨层面,所以意识形态什么的全都定型了。于是,只讲政治正确,而不讲独抒性灵。政治正确必须得是个中性词,甚至得偏褒义,因为这是必须要讲的,但是讲多了就会有副作用,这个副作用就是教条。一旦进入到了教条,那人的思想就直接奔向了中世纪,封闭、保守、偏执,面相都带着凶恶,思想也就只能是毒瘤了。但是,司马迁时代却不是这个样子。因为只有汉武帝独尊了儒术,但是儒家还不知道怎么长。史记里的人物更鲜活,因为司马迁不僵化,史记里的人物也不教条,他们很人性。当然会有残忍,动不动就灭三族、动不动就看脑袋,但是史记里面包含更多的是朴实的思考和人性的光辉。
- 张桂林&神木市公益教学剪纸“冰墩墩”“雪容融”为冬奥献礼添福
- 红梅&古诗词里的“梅花”,盛开在缙云仙都!
- 文房器$杂文|《文玩之说》
- 北大荒|《我们的老时光》:卸下重负的一剂良药
- 细节|书评选摘
- 王安忆|事件与时间中的《吾儿吾女》
- 红楼梦#红楼梦十大最有地位丫鬟,林黛玉丫鬟紫鹃仅排第六,平儿无缘第一
- 修养|“父母修养”之十:《孝于亲则子孝》
- 千古名篇&16岁少年见一对大雁殉情而死,落笔成文,写下无人超越的千古名篇
- 珍珑棋局&无崖子布下珍珑棋局,只为等待这两个人,理想人选根本就不是虚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