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这里有十三种钱的别称 能知道七种就算你狠( 二 )





称呼@这里有十三种钱的别称 能知道七种就算你狠
文章插图

第七种称呼:青蚨(fú)。“青蚨”的称呼出自《淮南子》和《搜神记》。传说在南方有一种叫做青蚨的虫,形状和蝉相似。青蚨有一种“母子连心”的特异功能,如果把青蚨卵偷走,不管偷到多远,青蚨妈妈一定会找到飞过来。于是,人们把青蚨妈妈的血涂在一些铜钱上,把青蚨孩子的血涂在另一些铜钱上,每次去买东西,用掉的钱都会再飞回来,这样钱就永远都用不完了。后世商人以“青蚨”代称“钱”,主要取其“循环往复”、“用之不竭”、“财运亨通”的意思。著名的老字号绸布店“瑞蚨祥”店名中的“蚨”就是青蚨。



称呼@这里有十三种钱的别称 能知道七种就算你狠
文章插图

第八种称呼:盘缠。铜钱外圆内方,为了便于计算和携带,一般都是用一根绳子把一千个钱币串起来,称为一贯钱。人们在出远门办事探亲之时,如果要随身携带笨重的成串铜钱,一般会把铜钱盘起来缠绕在腰间,这样既不会遗失,又不会露财,安全系数高,所以被称为“盘缠”。古语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称呼@这里有十三种钱的别称 能知道七种就算你狠
文章插图

第九种称呼:阿堵物。这个称呼出自《世说新语》。西晋时有个大臣名叫王衍,自命清高的王衍有个怪癖,就是不愿意说“钱”这个字,觉得说了“钱”字就是个俗人了。王衍的妻子跟王衍开了个玩笑,趁着王衍睡着,用铜钱把王衍的床围了起来。王衍睡醒一看,床都下不去了,他有不愿意说“钱”字,于是,高声命令下人“举却阿堵物!”“阿堵物”的意思是“这个阻挡的东西”,后来,“阿堵物”便成了钱的别名。



称呼@这里有十三种钱的别称 能知道七种就算你狠
文章插图

第十种称呼:上清童子。这个称呼出自《博异志》。据说,在唐朝的贞观年间,中书舍人岑文本在山中避暑。一天,有个自称“上清童子”的人求见,两人谈得很是投机。童子走时,岑文本起身相送。不料,刚走出山亭,童子忽然不见了。第二日,童子再次来访,岑文本派人暗中跟踪,童子在墙角处消失。岑文本十分诧异,当即命人掘地三尺,发现有一座古墓,墓中只有铜钱一枚。岑文本这才醒悟,原来“上清童子”是钱的化身。于是唐代以后,人们用“上清童子”作为钱的雅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金石一》也写道:“昔有钱精,自称上清童子。”第十一种称呼:钞票这种称呼来自金朝。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宋朝初年就有“交子”诞生,与宋朝大致相同时期的这个金朝,也跟风发行了纸币“交钞”。“交钞”曾经流通金国,在金代货币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也叫钞引,分为大钞、小钞。现在我们把纸币称为钞票或简称钞,就是从那时候流传下来的。



称呼@这里有十三种钱的别称 能知道七种就算你狠
文章插图

第十二种称呼:没奈何这种称呼来源于《夷坚支志·戊》,说的是南宋张俊。张俊早期是抗金名将,后来投靠秦桧,疯狂敛财。钱多了也有烦恼,要是碰上小偷怎么办?张俊想了一个办法,“每以千两熔一球,目为没奈何”,把家里的银子每一千两白银熔成一个大银球,称之为“没奈何”,意思是谁也奈何它不得,连窃贼都没法偷窃。



称呼@这里有十三种钱的别称 能知道七种就算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