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李东伟的水墨世界( 二 )
创作“静观”系列时,我认识到一点:当年风靡全国的“现代水墨”实验是把西方一些观念翻译、引进过来就直接套上去用了,对我来说这种方法已经不对了、不能满足了。由此,我开始思考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精神--历史上传统对自然的认识、对微观的认识。基于这个思考,我用青花瓶作为视觉符号,打破了室内、室外的界限,从宏观角度,构成了一个我当年的认识。我还是用宣纸与毛笔来创作,只不过通过笔墨来体现的是新的理念。
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画“乡村”系列的创作,当时的考虑是从传统山水画的角度来体现当下的乡村。
近几年,我又开始了“海岸线”系列的创作。作为一个职业画家,我画过很多的山,从北方到南方。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发觉自己对海有一种特别的认识和感情:我可以一整天坐在海边感受着海的变化。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份生于斯、长于斯的情感在绘画中体现出来?“海岸线”系列就自然出来了。
我的路就是这样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思考过来的。
我一直在强调绘画需要提纯,就是要更纯粹。黄宾虹先生画得那么黑,我们不会觉得脏,反而觉得很干净、透彻。
广州日报: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不管你用什么方式,绘画不能脏。
李东伟:绘画是洗涤心灵的。只有把杂质洗掉,才能坦然地沟通对话、才有意义。如果与八大山人的画对话,你能看到,他的每一个画面都很纯粹,洗涤得很干净。明末清初的四僧中我觉得他是一个顶峰。相比石涛而言,我觉得渐江更纯粹。 1985年,我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一张渐江的作品,觉得干净得不得了。让我站在那里哑口无言。石涛的画,多一点、少一点都没问题,但是,渐江的画多一点会觉得太多了,少一点也不行。这就是境界,是纯粹的目标。
在我的画中,即使很黑的一块,也追求黑得纯、黑得透明。其实我的方法也很简单,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就是没有杂念。一块黑的墨画一棵树,里边不需要那些琐碎的变化。
广州日报:提纯跟简单是不一样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李东伟:认识不够就会变得简单,这与提纯不一样。一个成熟的艺术家所做的是把那些影响表现的杂质去掉,不然就会越走越俗气。我觉得,写生仅仅是一个记录,真正的创作还是得回到自己心灵的根上,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应该是经过思考认识的东西,而不是面对自然所见照搬。
广州日报:入画的标准也在不断地改变,你是如何取舍的?
李东伟:当下,入画的很多对象已经不同了,表现上肯定也有不同了。首先,一个画家必须具备把东西画像的能力;然后,艺术家,要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最后,艺术家是一个文化人,传递给人的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概念。这才是高度。
广州日报:在你的创作中,就是通过不断的提纯,不断地把杂质去掉来达到文化意义上的升华?
李东伟:提纯让传播更直接,同时让人一看在绘画形象之外还可以得到思考。
白粥咸菜,足矣
广州日报: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在去年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那么,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写意精神到底是什么?通过什么体现?
李东伟:经过多年发展,工笔画在材料、样式以及观念这几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年,国家层面的展览获奖作品基本以工笔为主。而中国画本身的一大特点却是写意精神。现在,确实需要回过头来重新思考,怎么充分体现中国画中毛笔、宣纸的特性。同时,再往前一步:通过毛笔、宣纸怎么体现出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以及对社会的认识方式。
- 笔墨#古画《松雪图》欣赏:笔墨虚实变化巧妙,突显古人绘画的内容
- 定理!天才高斯——19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近代数学的奠基者
- 何伟毅集书东坡词集句二百首@集词今朝出新貌 婉约豪放自相宜
- 诗词#丹青绘廉韵,笔墨书清风——桐乡大麻镇大溪诗社开展“清风廉韵”诗词书画创作活动
- 伟人$伟人笔下的康熙“福”更开阔,虽然线条纤细,但力感足,骨力洞达
- 山地|胡适:我是安徽徽州人
- 梅兰芳|梅澜之伟大 戏外见芳华|国博观展记
- 于和伟|时隔9年,于和伟旧剧网播好评不断,连看8集真是太过瘾了!
- 楚国|跨越千年的古尸为伟大的发现,楚国国都为何会出现汉代墓葬(下)
- 笔墨$「艺术先知」中国画的品格高低不在于形迹,而在于画面的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