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乡》中的一个典故

金克木《读〈鲁迅全集〉初记》中说:“思想的深邃 , 内容的隐讳 , 典故的繁多 , 受西洋影响的句法的复杂周密 , 使鲁迅的文章未必能不加注疏而为将来的青年看懂 。 ”所论“鲁迅的文章” , 确切而深刻;“青年看懂”之说 , 也是十分正确的判断 , 早已被事实所证明 。 实则未必“青年” , 姑且不论 。 所谓“文章” , 殆如昭明《文选》之所谓“文” , 是总称而非单指 。 鲁迅的小说当然也是“文章” 。 典故并非诗的专利 , 小说、散文也常用典故 。 十分典型的例子 , 当数钱锺书的《围城》 , 虽然其中肯定还有许多典故 , 我们至今也没有看出来;没看出来也并不怎么影响我们的阅读 , 虽然看出来则更能欣赏作者的匠心 。 这两点 , 似乎也适用于鲁迅的小说 。
比如《故乡》 , 结尾一句:“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 走的人多了 , 也便成了路 。 ”这是名句 。 我们甚至在冯至著名的《十四行集》第十六首最后一节 , 也似乎听到了这一名句的回声:“我们随着风吹 , 随着水流 ,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 /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 ”《故乡》最后一句“思想的深邃” , 是我们所能领会的 。 但是 , 看得出这句话是用了典故的吗?历来各种版本的《鲁迅全集》 , 对这句话都没有注释;历来的研究者 , 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 似乎谁也没有看出这句话是用了典故的 , 至少是至今无人指出过 。 其实 , 这句话恐怕是用了典故的 , 出典于《孟子·尽心下》:“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 , 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 , 则茅塞之矣 。 今茅塞子之心矣 。 ’”“山径之蹊间 , 介然用之而成路” , 清儒焦循《孟子正义》云:“蹊无一定之迹 , 则不可以成路;今介然专行一路 , 此蹊间所以能成路 。 ”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译为:“山坡的小路只有一点点宽 , 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 。 ”焦循的释义和杨伯峻的译文 , 都是根据朱熹《孟子集注》而来的 。 据此 , 《故乡》最后一句出典于此 , 犹如宋代诗学理论所谓的“脱胎换骨” , 仅用原典之意 , 而非亦步亦趋地紧扣字面 , 所以《故乡》最后一句与《孟子》原文 , 略有差异 。
好像还不是这么简单 。 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云:《孟子》原文中的那一句 , 应该断句为“山径之蹊间介 , 然用之而成路”;“‘间介’二字 , 形容山径障塞之形”;“自赵氏不达古训 , 妄以‘介然’为句 , 非也 。 朱子又以‘介然’属下句 , 而‘间介’之古训益泯” 。 “山径障塞” , 则近乎“地上本没有路” 。 据此 , 我们似乎可以说 , 《故乡》最后一句出典于《孟子》 , 鲁迅用的是古训之义 , 而不是朱熹《四书集注》所解释的意思 。 刘师培的《古书疑义举例补》 , 是继承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而来的 , 作者自云“幼读德清俞氏书 , 至《古书疑义举例》 , 叹为绝作” , 故“窃师其例”而作《古书疑义举例补》 。 俞樾是章太炎的老师 , 而章太炎曾经是鲁迅的老师;章太炎在东京教鲁迅 , 授课内容恰恰正是古文字 。 俞樾是崇尚“汉学”的清儒 , 章太炎、刘师培继承清儒“汉学”的学风 , 对程、朱“宋学”的批判是很激烈的 。 这对鲁迅是有所影响的 。 《故乡》最后一句出典于《孟子》 , 鲁迅用的是古训之义 , 而不取朱熹《四书集注》的释义 , 原因似在于此 。
【文章|《故乡》中的一个典故】虽然这个典故说起来不那么简单 , 但也是熟典 , 没有看出来 , 是不应该的 , 至少说明我们的粗心 , 虽崇拜经典 , 却漫不经心 , 好像没有细读 。 当然 , 没有看出来 , 似乎也不影响理解《故乡》这一名句“思想的深邃” 。 正如钱锺书说:不知道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水护田将绿绕 , 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的典故出处 , “并不妨碍我们了解这两句的意义和欣赏描写的生动” , 因为这两句的用典故 , “读者不必依赖笺注的外来援助 , 也能领会 , 符合中国古代修辞学对于‘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 , 若胸臆语也’” 。 我们也可以说 , 《故乡》最后一句用典故 , 同样也是“符合中国古代修辞学对于‘用事’的最高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