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胡歌转型之作《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空间是如何建构的?

建构|胡歌转型之作《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空间是如何建构的?
文章图片

《南方车站的聚会》由
刁亦男执导 ,
胡歌、桂纶镁主演 , 是
2019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唯一一部入围了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 。
建构|胡歌转型之作《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空间是如何建构的?
文章图片

刁亦男 导演
《南方车站的聚会》的故事灵感来源于现实中的新闻事件 。 影片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因意外杀人被通缉 , 陷入困境、奋力挣扎 , 用尽各种计谋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 , 却还是无力回天 , 最终走向灭亡的黑色悲剧性故事 。
《南方车站的聚会》聚焦于
社会边缘小人物 , 对特殊时期的底层景观“城中村”进行真实描摹 , 建构野鹅湖、车站等具有暗示性意味的空间 , 借助夜晚带来的空泛感与危机感 , 善恶与真假碰撞、相融 , 揭露了现实社会中人性的复杂与善变 , 展现出充满个性的
黑色美学与暴力奇观 。
建构|胡歌转型之作《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空间是如何建构的?
文章图片

导演选择城中村这一空间进行主要叙事 , 真实呈现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城镇、城乡、城中村与城乡接合部等空间景观 。
空气是沉闷的 , 工厂是凋敝的 , 街道是荒凉的 , 房屋是破旧的 。
特别是影片中的“野鹅湖”这一空间 , 次序交错 , 鱼龙混杂 , 人员复杂 , 案件频发 。 这种独特的社会空间原封不动地被导演展示出来 , 近似原生态 。 若是有相似成长、生活经历的中国观众 , 便能够很快接受并产生共鸣 。
影片中 , 百分之八十都是夜戏 。 夜晚能够体现人物沉郁、灰暗的内心 , 为整部影片的发展增加一种不确定感 。 同时 , 夜晚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 , 与电影的风格相契合 。 因为这是一部黑色电影 ,
黑色电影的环境往往是昏暗破败的 , 情绪是负面消极的 。 夜晚更是带给观众一种神秘莫测、不知边际的未知感和空泛感 , 不知社会底层人士的未来将向哪发展 , 或者说 , 还有没有未来 。 这投射了导演对其生活在此等空间中底层人物的同情 。
【建构|胡歌转型之作《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空间是如何建构的?】建构|胡歌转型之作《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空间是如何建构的?
文章图片

而车站是贯穿影片始终的重要空间场景 。
它是聚散离合的代名词 , 是命运的中转站 。 从火车上下来的人 , 像是被丢到一个未知环境里一样 , 对前路充满未知 。 不知明天是晴日 , 还是暗夜 。 车站还是一个相遇的地方 , 不知来处 , 不问远方 , 带有一种神秘、漂泊之感 , 所以 , “车站”既是名字 , 也是影片开场的空间场景 。
建构|胡歌转型之作《南方车站的聚会》:电影空间是如何建构的?
文章图片

综上所述 , 《南方车站的聚会》通过暗喻性极强的空间建构 , 向观众展示了真实的底层社会 , 具有记录时代与反思现实的多重价值 , 拥有独具一格的黑色电影美学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