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诛完,如今沉冤得雪( 二 )




朱棣&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诛完,如今沉冤得雪
文章插图

或许朱元璋亦是看出此人能够“从一而终”方才有此言论,而这一点亦恰恰是导致他灾祸临头的原因。早年的方孝孺便聪慧至及,为人称之为“小韩愈”此外他的德隆望重在少年时期便已有端倪。虽是才华横溢但他并不在乎这些,反以宣明仁义治天下之道、达到时世太平为己任,不难看出此人心怀宽广远大。家中断粮之时,他复是坦然以对“贫穷困扰何止我家”。心忧天下的同时不难看出他对于外在物质的不屑一顾。综合来看,方孝孺此人实质上并不在意功名利禄,他所真正在意的乃是自身所学之中的儒家至理。从一定程度上来看,他是将推行儒家至理作为己任的。


朱棣&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诛完,如今沉冤得雪
文章插图

从自身所学的角度来看,“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便有了他支持建文皇帝削藩之事。毕竟对于国家而言,诸大藩王林立无疑是巨大的祸端。之所以方孝孺被称为“腐儒”的原因便在于这一过程,他虽饱读圣贤之书,但是在治国之事上并不擅长。此一点可以总结为,诸多文臣以儒家至理看待世间万物,但是他们这些人的目光是偏离实际、过于理想化的,无异于纸上谈兵。包括诸多盲目支持建文皇帝削藩政策的文臣在内皆是如此。因此急功近利之下,必招致背道而驰的后果。对于朱棣而言,他显然不会去在乎什么儒家至理,活着才是硬道理,任由削藩无异于自寻死路,由此方才迫不得已之下愤而反击,推翻了建文朝廷。由此来看,导致方孝孺最后宁死不屈以至于株连十族的根本原因不外乎两点,首先在于为朱元璋所称誉的忠贞不二,其次自然是“成也儒道、亡也儒道”。


朱棣&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诛完,如今沉冤得雪
文章插图

三、后世评价不过无论是出于个人原因抑或者国家时局之故,方孝孺的死终归是令人惋惜的。因此后世之人纷纷做出评价予以挽叹。即便是朱棣之子朱高炽也曾言“若方孝孺辈,皆忠臣,诏从宽典。”此外予以正面评价的另有乾隆帝以及胡适等人。其中胡适称方孝孺之死乃是“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的殉道之举,是为了他所奉行的思想而死。此外,胡适亦认为此后200年无人敢有政治思想主张,以至于中国近代500年政治思想不振,远远落后于欧洲,便在于方孝孺之死所致。

【 朱棣&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诛完,如今沉冤得雪】
朱棣&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诛完,如今沉冤得雪
文章插图

除却诸多正面评价之外,另有张廷玉、蔡东藩等人对于方孝孺的所作所为大肆批判,究其本质不外乎上述“腐儒”“成一人之名而千人陪葬”等缘故。亦另有人指出,方孝孺的举动导致了明朝之中的文臣皆是有种“一心求死”的态度。他们认为若因江山社稷而死便是死的光荣。因此,找到一些朝政瑕疵之处便大肆的去激怒于皇帝,想要被皇帝责罚以此留下芳名。正因人人效仿方孝孺,方才导致了皇帝与文臣集团之间的对立,为明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朱棣&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诛完,如今沉冤得雪
文章插图

那么无论正负面评价,作为当代之人当我们看向这件事情之时,终归是要就事论事的。实质上这件事情站在方孝孺的角度以及他的思想来看,他并没有错。站在家国观念的角度来看,方孝孺奉身成仁的举动虽然导致株连十族,但是他所为的乃是自己的国家,虽然他的死并不足以挽回心中国家覆灭的事实,但是无法否定其爱国的本质。因此,从总体来看方孝孺的确是有功于建文朝廷,有过于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