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民老师是“诗化语文”的倡导者与实践者 , 也是一位高水准的音乐迷 , 他的微信头像以简洁的线条 , 勾勒出一把大提琴与一位琴师 , 画面仅黑白两色 , 秀雅隽永 , 画如其人 。 诗意和音乐性也贯穿在了这套他潜心数年的读本中 , 使之富有鲜明的个人印记 。 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专题中 , 他引入现代歌曲《化蝶》、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 介绍据此改编的戏曲艺术片、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 更如数家珍般列出《梁祝》不同的演奏版本供读者选择 。 在《母语的故事》中 , 他专门辟出一章“用韵语讲故事” , 让读者欣赏叶圣陶先生以诗歌形式、“ang”的韵脚叙述的武松打虎的经典故事 , 体会惊心动魄的情节以外叙事诗的独特节奏、雅化的语言、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 他还让孩子们在散文体与韵文体的比较中寻找感觉上的细致区别 , 在用韵文体改写故事时 , 要多读几遍 , 力争顺口 。 涓涓细流 , 都汇入诗歌与音乐的大河 , 载孩子们去往远方与未来 。
有一次跟益民老师聊天 , 他劝我编一套“一个人的读本” , 理由是虽不完美 , 却个性鲜明 , 能实现自己的“初心” , 而不是在群体合作中妥协修正 , 沦为“四不像” , 妥帖周到 , 却难以入心 , 无法形成长久的记忆与影响 。 现在想来 , 这大概就是他不辞辛苦、凡事亲力亲为地完成这套沉甸甸的四卷读本的理由吧 。 以他那样温和的性格 , 有这样的批评与坚持 , 可见其对这套读本的珍视与期待 。
我猜想益民老师看了上面这些絮絮叨叨的文字 , 最盼望的 , 是大家赶快忘了这些特点梳理、价值判断与意义总结 , 直接拿起书 , 在故事与歌谣里 , 在古旧与泥土的气息中安心地睡去 , 让那些富有神性的奇迹、向真向善向美的日常、咿咿呀呀的细语 , 浸润我们的梦境 , 化为我们的魂魄 , 当我们醒来 , 我们便成为永远的孩子 , 温柔善良 , 又坚定勇敢 , 跋山 , 涉水 , 奔月 , 逐火 , 问天……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2年02月23日第8版
作者:周春梅
- 少儿|“童创未来”烟台市少儿绘画作品展(一)
- 碰撞|一起向未来 | 冰雪里的奥义
- 退休|中年男人之痛:找工作被嫌年龄大,退休又还早,未来何去何从?
- 测评|经历了许多创伤但还能拥有美好的未来,靠的是这种能力 | KY测评实验室
- 张永春!专访|张永春:歌以咏志 乐动未来
- 林黛玉|贾母根本护不住林黛玉,紫鹃两次说话,提示未来将要发生的故事
- |未来3种职业需求量大,人才缺口大,月入过万,早知道早收益
- 00后|待业在家的我,颓丧且无措,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疫情|艺术家舒勇每日一画“一起向未来”,用冰墩墩讲中国故事
- a767&北京燕京八绝博物馆:以匠心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