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祥@「生活美学」美学评论家冯德祥论画家杨月刚作品中的意境与情趣

论画家杨月刚作品中的意境与情趣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时空境象的描绘,在情与景高度融汇後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
意境理论最先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美学创作中有“意象”说和“境界”说。唐代诗人王昌龄和皎然提出了“取境”“缘境”的理论,刘禹锡和文艺理论家司空图又进一步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创作见解。

冯德祥@「生活美学」美学评论家冯德祥论画家杨月刚作品中的意境与情趣
文章插图

作者杨月刚

这种理论和实践是後来传统绘画强调意境构成的先导,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提出了“立意”,五代山水画家荆浩提出了“真景”说,宋代画家郭熙提出了绘画创作“重意”问题,认为创作应当“意造”,鉴赏应当“以意穷之”,并第一次使用了与“意境”内涵相近的“境界”概念。宋、元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文人画家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理想,尤其是苏轼在绘画上力倡诗画一体的艺术主张,以及元代画家倪瓒和钱选的“逸气”和“士气”说的提出,使传统绘画从侧重客观物象的描摹转向注重主观精神的表现,以情构境、托物言志的创作倾向促进了意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冯德祥@「生活美学」美学评论家冯德祥论画家杨月刚作品中的意境与情趣
文章插图

作者杨月刚

意境表现中不仅单一画种,还包括其它类。
中国画有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之分。工笔画用笔讲究工整细腻,写意画则更着意纵笔挥洒。从中国绘画历史来看,工笔画的产生要早于写意画。现存的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两幅帛画《人物夔凤图》和《人物驭龙图》都具有工笔画的特点,反映了早期中国绘画的高超水平。工笔画历史悠久,从战国到两宋,创作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元代以后,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工笔画开始走向低谷,甚至被贬低为工匠的描摹之作,难登大雅之堂。20世纪80年代,沉寂了几百年的工笔画开始复苏,并以前所未有的全新姿态迅猛发展。中国工笔画作品在近几届的全国美展中国工笔画的复兴,体现了古代艺术传统的不断延续,同时也显示出中国画艺术的新生和希望。为了促进工笔画的重大开拓与革新,笔者试从美学角度来考察其意境、线条、色彩和构图。气韵生动、寻味的意境。

冯德祥@「生活美学」美学评论家冯德祥论画家杨月刚作品中的意境与情趣
文章插图

作者杨月刚

下面再介绍一下:
表现与写实,是中国画的两个创作方向,但是他们的最终点都是一样的,就是写意。可能有人会问,写意是中国画的最终形式,那么工笔如何安放。这一点其实是很好解答的,无论写意还是工笔,他们的文化属性和美学观念都是写意,之所以分为写意和工笔,是为了区分两种写意的呈现形式。写意为“以意写形”工笔为“以形写意”。在表现形式上他们的区别就是意与形的先入性和后入性的区别。在意的营造上,工笔与写意的区别点就是一个为狂放性,一个为精微性。
冯德祥@「生活美学」美学评论家冯德祥论画家杨月刚作品中的意境与情趣
文章插图

作者杨月刚

画家杨月刚的作品不仅要从画面直观去看,更要看其内在的中的含蓄。
“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满绿酒,花时反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从风格角度就加以描述,涉及含蓄的技法。中国美学强调,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然后让欣赏者去联想、去补充。而艺术审美的第一步,便是欣赏者对作品的领悟,亦即对作品审美意蕴的理解与发掘,总是“弦外有音”“画中有画”,而花鸟绘画的“含蓄”意境的创造也理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