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是 , 这一版《尼罗河上的惨案》由于过分突出波洛本人和舍弃了大量群戏后 , 让复杂的人性和心理活动变得单薄、扁平 , 从而让人感到乏味 。
“本格派”过时了吗
虽然从票房上来看 , 近年来除了《利刃出鞘》之外 , “本格派”推理作品都难以和“社会派”分庭抗礼 , 但也不能武断作出“本格已死”的结论 。 去年底上映的国产电影票房黑马《扬名立万》 , 就是一部接近于“本格派”推理的作品 , 虽然夹杂了喜剧和荒诞的元素在其中 , 但仍然拿下了不错的成绩 , 获得了应有的口碑 。
文章图片
《扬名立万》
回顾推理小说的历史 , “本格派”和“社会派”从来不是二元对立的产物 , 而是艺术类型的有效互补 , 从影视改编的发展历程来看 , 的确是“社会派”在后来的一段时期中占据了主流 , 但按照艺术发展规律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 “本格派”作品的独特魅力和优势仍然存在 。
不过 , 仅在一部电影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上来评价 , 近几年全球上映的大部分推理题材电影都没有达到合格的标准 , 更谈不上“本格派”和“社会派”哪一方占优势了 。
在好莱坞的引领下 , 推理题材电影出现了一个舍本逐末的趋势:重点不放在案件 , 却放在主角形象上 。 侦探们的话越来越多 , 情史越来越曲折 , 肌肉越来越发达 , 这俨然是在构建“死侍+007”的IP思路 。
反观国内 , 推理题材电影往往要同喜剧或动作等其它类型叠加 , 才能斩获较多票房 。 诸如《消失的子弹》《不二神探》《唐人街探案》《扬名立万》等 , 都是如此创作思路 。 可以看到推理元素一再向商业妥协 , 从而失去内核 。
以《唐人街探案》系列片为例 , 虽然票房越来越高 , 但口碑却是断崖式的下滑 。 这部“合家欢”作品 , 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和推理渐行渐远 。
文章图片
《唐人街探案3》
很多主创认为 , 越来越多的观众对“烧脑”失去兴趣 , 他们早就接受了花点小钱在电影院里看个乐的简单体验 , 但事实上观众从来没有对“烧脑”失去兴趣 , 而是对大量打着“烧脑”旗号 , 最终侮辱智商的产品失去了兴趣 。
但通过电视剧市场来看 , 推理题材空间依然很大 。
相比电影 , 推理剧集的尝试面更广 。 近年来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十日游戏》《沉默的真相》 , 从类型上来划分 , 都属于“社会派”作品无疑 。 不过 , 虽然在口碑和市场上得到了肯定 , 但从长远上来看 , “社会派”作品的大热仍存在隐忧 。 其中大量作品都可以看到日系推理的影子 , 内核没有任何创新 , 只是外面套了个司法故事的壳子 , 短期确实可以看到效果 , 让观众达到共情 , 但长远来看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
文章图片
《尼罗河上的惨案》2022年版
【观众|尼罗河上没有惨案,电影院里有】归根结底 , “本格派”也好 , “社会派”也好 , 都需要以原创的精妙逻辑为基础 。 如果以为“社会派”作品并不需要严谨的逻辑推演 , 只要映射好社会就是成功 , 再好的IP也会落入尘埃 。
- 方腊起义&《水浒传》中的方腊起义,在历史上是怎样的?最终是被谁镇压的?
- 前世$薛宝钗高攀贾宝玉?看懂了两人的前世,才明白宝玉配不上宝钗!
- 贾府#林黛玉身上有三个明显的缺点,让贾母越来越寒心!
- 吴用$梁山上这对父子组合,武功都很强,最终却因意见不合一死一生
- 解缙@老师出上联训斥学生:小子暗藏春色,神童的下联,让老师哭笑不得
- 杨洁@他是如来佛祖扮演者,去泰国买佛像,结果发现上面画的都是自己
- 林徽因$被林徽因送陈醋,被张爱玲讽刺,被鲁迅看不上,冰心为何不讨喜?
- 前任@难怪悟空要大闹天宫,玉帝太过分了,你看看上一任弼马温是谁!
- 下联$千古绝对 上联“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气”,纪晓岚对出经典下联
- 师生关系!梁思成的续弦林洙 林徽因不会做饭, 也不会带孩子, 算不上好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