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读《三国演义》的那些年,面对花里胡哨的名字,我通通羞辱了一遍!

“你好,王肚皮。”“TMD,老子王月坡!”如果你偶然间认错了字,叫错了人名,免不了尴尬,却也不算多大事,因为不是有意的。但如果你像我这样,就是抱着囫囵吞枣的态度,“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去认人名,那就属于羞辱了。



夏侯惇$读《三国演义》的那些年,面对花里胡哨的名字,我通通羞辱了一遍!
文章插图

鄙人不才,曾羞辱过的三国人物,加起来抵得上一个加强排。“那个狗货好厉害!”荀彧(xún yù)好端端的一个王佐之才,硬是让我读出了村头李二狗的感觉。到后来接触了魔兽真三,又开始叫他“青蛙”、“蛤蟆”。



夏侯惇$读《三国演义》的那些年,面对花里胡哨的名字,我通通羞辱了一遍!
文章插图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名门,可以算是曹操的资深合伙人,为曹操拉来了一大批人才。首席谋臣、首席功臣,可以说,没有荀彧的曹操,或许很难成就“魏武挥鞭”的霸业。“甲鱼用计相当毒!”贾诩(jiǎ xǔ )一开始,贾是念对了,后边的不认识就有边读边了,念为“贾羽”。魔兽真三里,果断叫起了“甲鱼”,简直朗朗上口!



夏侯惇$读《三国演义》的那些年,面对花里胡哨的名字,我通通羞辱了一遍!
文章插图

人称“毒士”的贾诩,初时曾是凉州系的代表人物,用计极毒。也曾为张绣出谋划策,弄得曹操灰头土脸。偏偏这样的人,还能官至太尉并得以善终,处世之道可谓高明至极。“菜淡......”蔡琰(cài yǎn)你要说“蔡文姬”,那我可以念得对,你要问“蔡琰”,我就只能读“菜淡”了。



夏侯惇$读《三国演义》的那些年,面对花里胡哨的名字,我通通羞辱了一遍!
文章插图

蔡邕之女,真正的才女,《胡笳十八拍》这可是广为流传的。人生颇为坎坷,先是嫁给卫仲道,丈夫死了之后回了娘家。又被匈奴左贤王所掳,直到曹操平定北方后才花了重金赎回。原想曹操“好人妻”的本色,定是想占为己有。不料曹操居然没将才女留下。蔡琰嫁给了董祀,这倒是出人意料。“步骘居然不是好高骛远?”步骘(bù zhì)有对此君的第一印象,就是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时。初时不会念,后来学了“好高骛远”一词,于是就将其“步误步误”地叫。步骘的知名度,没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武将们那么高,不过他的官职可不低。右将军、左护军、骠骑将军可都干过,也曾代陆逊为丞相,名副其实的东吴重臣。“士变士变,还好没尸变。”士燮(shì xiè)每当玩起三国群英传的时候,最不喜欢选用的,就是士燮势力,名字不会念就算了,而且武将又少又弱。虽然在三国时期的存在感弱,但在岭南、越南历史上,士燮的声望极高,甚至不在南越王赵佗之下。



夏侯惇$读《三国演义》的那些年,面对花里胡哨的名字,我通通羞辱了一遍!
文章插图

士燮归附孙权后,曾被孙权表为左将军。于是在当时就有了三个左将军,一个是刘备,一个是公孙康,一个是士燮,这算是当时的一件奇事。如果非要按“正统”算,公孙康才是真的左将军,刘备已经算是被革职,孙权这表奏也属于无效,毕竟皇帝捏在曹操手里,曹操捧的就是公孙康。“母兵脸...”毋丘俭( guàn qiū Jiǎn)比起正确的读法,我还是觉得“母兵脸”好记。至于他的事迹,我是基本记不住的,大概只记得他跟着司马懿讨伐公孙渊,主要作战方向大都在辽东那边,打东吴也打过。绝大部分的记忆力,其实都用来消化他的名字了。“夏侯惇?段正淳?”夏侯惇(xià hóu dūn)一开始念“夏侯郭”,看了《天龙八部》之后发现念得不对,于是改念“夏侯纯”,直到某天才发现,“淳”和“惇”的偏旁部首不一样。想想之前还纠正过小伙伴“蹲什么蹲,那叫夏侯纯”,那真叫一个尴尬。而类似的尴尬,在北地王刘谌(chén)身上也上演过一次,我总念成“刘战”,后来才发现,湛江的“湛”居然和“谌”的偏旁部首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