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谷曙光|平生眼底未曾见:世界艺人梅兰芳及其朋友圈( 二 )


画中名伶 , 从右至左依次为:孔元福、黄三雄、孙彩珠、朱霞芬(朱幼芬之父)、杨朵仙(杨小朵之父)、时小福(时慧宝之父)、梅巧玲(梅兰芳之祖)、化虎(罗百岁之师)、杨鸣玉(通呼杨三 , 所谓“杨三已死无苏丑者”也)、徐小香(世所称徐大老板者也)、叶中兴(叶春善之叔)、余紫云(余三胜之子、叔岩之父)、方松龄(小生钱俊仙之外租)、朱莲芬(朱天祥之父 , 善书 , 常为潘尚书祖荫代笔)、王彩琳(王瑶卿、凤卿之父)、吴燕芳(朱素云之姐夫)、刘赶三 , 前面还有四个歌舞小童:郑多云(徐小香之徒)、曹福寿、顾小侬(朱双喜之徒)、董度云 , 人物总数竟达二十一个——括号内释文皆据图而录 , 亦有价值 。 一直以来 , 我只是在《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中得见《思志诚》图 , 今一旦见到真迹 , 亦如陆游诗所云:“远闻佳士辄心许 , 老见异书犹眼明 。 ”快何如哉!有趣的是 , 梅兰芳本人清末亦曾参加过《思志诚》的演出 。
眼底|谷曙光|平生眼底未曾见:世界艺人梅兰芳及其朋友圈
文章图片

难得一见的《思志诚》图
沈蓉圃的《群英会》图(程长庚、徐小香、卢胜奎)、《虹霓关》图(梅巧玲、时小福、陈楚卿) , 都写真细腻 , 摹画入微 , 是京剧史上的名贵文物 , 既可一睹前辈大师风采 , 还能探察一百多年来化妆、服装的历史变迁 。 四张题为沈蓉圃的戏画一并展出 , 前所未有 , 成为梅兰芳展览史上的盛举 。 故我戏谓 , 打炮戏果真打响了 , 一鸣惊人矣!
眼底|谷曙光|平生眼底未曾见:世界艺人梅兰芳及其朋友圈
文章图片

《群英会》图
图画史料方面 , 还有梅兰芳藏的清宫升平署戏出化妆谱、早期地方戏脸谱、京剧名家脸谱 , 以及梅氏为访美而制作的图谱挂画等 , 总之珪璧罗列 , 满目琳琅 , 观之不倦 。
眼底|谷曙光|平生眼底未曾见:世界艺人梅兰芳及其朋友圈
文章图片

地方戏和京剧名家脸谱
出将入相:吴湖帆设计的梅花孔雀守旧
旧时戏台有上下场门 , 上面挂的门帘台帐 , 称为守旧 。 后新式舞台兴起 , 改为边幕出入 , 而戏曲艺人为了保持旧俗 , 就挂一面巨大的守旧(即后幕) , 在上面“做”出上下场门 , “出将入相”仍循传统路径 , 这有点在新舞台上“曲线救国”的味道 。 挑班的名伶 , 多备有几堂绣工精致、风格独具的守旧 , 如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的班社 , 守旧之精美 , 亦是观剧一大看点 。 守旧也算是传统戏曲的一个特色 , 本意是美化舞台 , 后竟因所谓的净化舞台而废弃 。 其间得失 , 真一言难尽 。
眼底|谷曙光|平生眼底未曾见:世界艺人梅兰芳及其朋友圈
文章图片

梅兰芳早年用的守旧图片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拍摄影片《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时 , 为了还原旧时戏台样貌 , 特意选用了承华社的好几堂守旧 , 拍了几出梅派早期代表作的片段 。 那几堂守旧帐幔真如玉台翠树 , 光彩夺目 。 其中一堂是蓝底的 , 一树梅花占据画面中心 , 印象颇深 。 没想到 , 此守旧竟然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北京京剧院 。 这次梅展借来 , 因天宽地阔 , 空间足够 , 整个展开了;而观者立其前 , 恍如时光回转 , 进入老戏园子 , 思古幽情顿生 , 成为展览一大亮点 。 观介绍方知 , 这守旧竟出自一代画宗吴湖帆的设计 。 吴系梅的同庚兄 , 他们当年与周信芳、汪亚尘、郑午昌等一起在沪结“甲午同庚会” , 过从颇密 。 细观守旧 , 蓝底色很好地衬托出了一树梅花 , 而上下场门都以孔雀开屏装饰 , 新颖别致 , “出将入相”两门的上端 , 各绣了一个“梅”字 , 表明这是梅兰芳的班社 。 后面的展览还有吴湖帆的图纸设计稿可参阅 , 总之 , 不愧名家手笔 , 也是梅吴交情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