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诗&晚清奇人,写28字反诗,鼓起数十万人造反,他本人却接受了招安( 二 )


张嘉祥还把劫掠行动发展到了越南,胃口越开越大,公开向越南政府“借粮”。
越南政府军布下象阵与张嘉祥开战。
一开始,张嘉祥的马队被象群震慑,纷纷逃窜,溃不成军。
张嘉祥不信邪,多置强弓硬弩,从四面实施迂回包抄。
越南士兵惊惧不已,阵势大乱。
张嘉祥挥军猛冲猛杀,劫得大批物资,实力大增,部众扩充至万人。
至此,张嘉祥不再满足做打家劫舍的土匪,悍然树起反清的旗帜,在横州烧香开堂,正式宣布成立天地会新的“山堂”——怡义堂,起兵反清。
张嘉祥没读过什么书,随口胡编一首打油反诗就成“时代之歌”;他指挥部队起止进退,也处处与古人兵法暗合,让人啧啧称奇。
在与清兵作战中,张嘉祥无师自通,将小股步兵的渗透和偷袭的战术运用得得心应手,其水面炮战之法更是精妙无比。
张嘉祥还别出心裁地创制出削长竹竿对战清军的战术,称长竹竿为“竹针”,与戚继光创制的“狼筅”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张嘉祥大名远播于珠江南北,成为了两广天地会乃至民间偶像中的超级大侠,人们亲切地称他“锄强扶弱张嘉祥”。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十六岁的张嘉祥在中越边境纠集天地会兄弟发动了数万人的起义,连破数十州县。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当张嘉祥受到广东巡抚劳崇光的招安时,他竟然没法拒绝高官厚禄的诱惑,学习宋江,接受了招安,充当起征剿“方腊”的急先锋。
张嘉祥面对的第一个“方腊”,就是廉州天地会义军龙头颜品瑶。
和《水浒传》里方腊的命运一样,颜品瑶的脑袋成为了张嘉祥进献给清廷的“投名状”。
清廷大加奖赏张嘉祥,并赐名“国梁”,意为国之栋梁。
张嘉祥由此华丽转身,成为了军门忠臣张国梁。
张嘉祥,不,应该是张国梁,他所面对的第二个“方腊”,乃是太平天国总头子洪秀全。
咸丰元年(1851年),张国梁随提督向荣自广西尾追太平军直至江苏,以作战勇猛受向荣倚重,并于咸丰五年(1855年)升总兵。
张国梁所部捷勇为绿营头号劲旅,于南京孝陵卫一带建江南大营,屡立战功。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张国梁更是以寡临众,独抵太平天国李秀成等名将统率的大军数十万,骁勇无敌,江南恃为长城。
张国梁甚至以劣势兵力攻克了重镇镇江,拿下漕运的咽喉,保有江南不失。
《清史稿》载:“时大江南北诸军,贼所尤畏者,惟国梁一人。贼势忽南忽北,多方肆我,皆牵制国梁之计,果为所败。”
时有歌谣传颂:“杀贼江上江水红,向公如虎张公龙。钟山大战疾风雨,张公生龙向公虎。”
向公就是向荣,张公即为张国梁。
向荣死后,和春为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张国梁帮办军务。
张国梁在扬州、仪征等地与陈玉成、李秀成连番鏖战,“走马取太平”,“偷取镇江”等战例甚至被编成戏剧流传,战斗之激烈,可想而知。
但张国梁上报战果,止烧船二千一百艘,斩首八千,俘敌二三万人,仅此而已。
反观湘军鲍超等人,战果竟然斩首数十万级,足见鲍超等人之滥杀。
张国梁还曾私人出资在苏州设立恤局,救济饥民,
【 反诗&晚清奇人,写28字反诗,鼓起数十万人造反,他本人却接受了招安】张国梁亲书“贵局多一难民,则弊营少一死贼”字张贴于恤局。
以此可见张国梁之古良将遗风。
咸丰十年(1860年),李秀成施围魏救赵之计,大举进攻杭州,调动江南大营1.3万余人赴救杭州,然后出其不意,回师急攻江南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