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薛宝钗作为金陵十二钗之首,为何自降身价,嫁给无恶不作的贾雨村
文章插图
在《红楼梦》的探佚中,关于薛宝钗的最终结局,说法各一,其中不乏一些别样的推导,比如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说法:薛宝钗在贾家败落之后,嫁给了贾雨村!
这个论点何其可笑,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这个论点还找到了原著中的证据,那便是《红楼梦》开篇第一回,贾雨村于甄士隐家做客,感慨胸中大志无处施展时吟诵了一句诗: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文章插图
有论者认为,这里的“玉”指的是林黛玉,“钗”指的就是薛宝钗。林黛玉心许贾宝玉,不就是“玉求善贾”吗?贾雨村表字“时飞”,意思是薛宝钗一直在等待贾雨村,也就暗示了薛宝钗最终在贾家败落后,来了个二婚,嫁给了官途正盛的贾雨村。
这个观点虽然吸睛,但内在逻辑一塌糊涂,我们不妨今日就从两个方面来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文章插图
其一,证据严重不足。但凡是名著解读,尤其是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讲究的是证据充分,论据严谨,从来不会仅凭只言片语,对人物做出武断的判决。
翻遍整本《红楼梦》,即便加上高鹗(或无名氏)续写的后40回,从来没有正面提到薛宝钗嫁给贾雨村,包括脂砚斋的批语,也丝毫没有提到这件事。
换言之,从头到尾,就只有“钗于奁内待时飞”这一处证据,而且还不是明写,是读者自己推测出来的。
如果默认这种分析有理,那么《红楼梦》的解读将会何其可笑。那是否根据黛玉判词“玉带林中挂”,进而得出黛玉的结局是找了片树林子自尽而亡,而不是泪尽而逝?很明显,这种根据字面意思强行解读的做法,既幼稚又可笑,不足以登大雅之堂。
文章插图
其二,阴谋论者之所以认为薛宝钗最终嫁给了贾雨村,是认定宝钗是个心机女,为了前途不择手段,所以为了攀上贾雨村的高枝儿,她自愿将自己献给贾雨村。
可纵观《红楼梦》前80回,薛宝钗根本不是这样的人,恰恰相反,宝钗的价值观跟贾雨村属于势不两立的两种。
贾雨村为了自己的前途,可以“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舍弃掉自己恩人甄士隐的女儿;为了取悦贾赦,可以滥用私权,将石呆子害得家破人亡;包括续写后40回中,在宁荣两府摇摇欲坠之际,又是贾雨村背后捅刀子,导致贾府提前被抄家。
这样的贾雨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为了目的心狠手辣,每每将自己的前途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文章插图
反观宝钗,她的价值观和贾雨村截然相反。譬如第42回,宝钗、黛玉两人谈论仕途经济时,宝钗曾有过这么一番高论,原著写道:
宝钗道:“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就连作诗、写字等事,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便好了。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读了书,倒更坏了。这是书误了他,可惜他也把书糟蹋了。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倒没有什么大害处。”——第42回
宝钗认为,读书是为了明理,吟诗作赋仅仅是娱乐活动,并不能给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所以不能把吟诗作赋当成正经事。对于男人而言,他们的任务是辅国治民,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便是才富五车,那也仅仅是糟蹋了书本而已,还不如做点实业买卖,至少给社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在今天这样的娱乐时代,薛宝钗的这番话可谓振聋发聩,让人深思。
- 傻子#贾琏为啥管薛蟠叫薛大傻子?薛蟠的精明他永远不懂!
- 日照香炉生紫烟$李薛巧淇:漫步
- 林黛玉#红楼梦:刘姥姥暗示了薛宝钗是“鬼”,还交代了林黛玉的死亡时间
- 贾宝玉|各取所需的宝黛爱情:宝玉爱黛玉的柔弱美,黛玉爱宝玉身上的光环
- 神瑛侍者@为什么鬼判和小鬼都害怕宝玉?你看看贾宝玉的前世,谁敢惹
- 贾敏$出身高贵的林黛玉,拥有贾母和宝玉的宠爱,为何最终输给薛宝钗?
- 贾宝玉#曹雪芹用两个丫头的名字,说出自己对薛家的蔑视,笔触太辛辣!
- 红楼梦#薛家三口常年赖在荣国府,经受了怎样的屈辱?薛宝钗一针见血点破
- 贾宝玉#贾宝玉最后是什么结局
- 贾宝玉#红楼梦:薛姨妈到底看上贾宝玉什么?苦等多年非得把女儿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