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将军诗卷&「玄外之音」之三十八|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 裴将军诗卷&「玄外之音」之三十八|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董其昌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书画家,是继苏东坡、赵孟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在晚明,形成了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其针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创作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之后近300余年文人画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董其昌的艺术成就,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特推出【玄外之音】专栏,精选董其昌的书画作品,介绍、赏析每一幅作品的艺术、文化内涵。每期推出一件作品,让博物馆里的名家作品,轻松地走进大众视野,供观众赏读、学习。
裴将军诗卷&「玄外之音」之三十八|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文章插图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裴将军诗卷&「玄外之音」之三十八|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文章插图
《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尺寸:52.5cmx643cm
收藏地点:上海博物院
裴将军诗卷&「玄外之音」之三十八|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文章插图

书法释文:
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烜赫耀英材。将军临北荒,腾凌何壮哉。剑舞跃游电,随风萦且回。入阵破骄虏,军声雄震雷。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颜鲁公赠裴旻将军诗真迹,庚午中秋临。钤印:“董氏玄宰”“太史氏”白文方印

作品赏析
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书画是在沿着宋元传统基础上继续演变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前期、中期、晚期。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的浙派书画,中期以后,以吴门书画为代表的文人书画占据主流,明代中后期,随着吴门书画的逐渐没落,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云间书派和松江画派开始扛起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大旗。裴将军诗卷&「玄外之音」之三十八|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文章插图


云间派和吴门派在书画艺术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可以说云间派是在吴门书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艺术观点和理念都是相同的,他们都强调“师古”,崇尚经典,要向古人学习。但是,董其昌、莫是龙等云间书画家们认为“师古而不泥古”,讲究笔墨情趣,要有“自我”。
裴将军诗卷&「玄外之音」之三十八|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文章插图


董其昌深知其中的道理,从他十七岁开始学习书法第一本字帖,颜真卿的《多宝塔》到去世前一个月的《临摹宋四家法帖》,可以说临摹古人的经典贯穿了他的一生。我们看董其昌的书法,有颜真卿的圆润,米芾的跌宕,怀素的延绵,赵孟的静谧,这其中,颜真卿、米芾对于董其昌的影响是深远的,是刻骨入髓的,这可以在董其昌大量的书法作品中体现。本卷董其昌以大字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创作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作者时年七十六岁,应当属于董其昌晚年的作品。董其昌以小字行草见长,平淡儒雅风格居多,中年后期开始作大字,如《行书天马赋》、《行书岳阳楼记》等,董氏大字以米法较多,但本幅,以颜体为法,这在董其昌传世的作品中还是很少见的。董氏临摹之作,大都与原作不太像,以“自我”为主,注重神采的汲取,通观此作,用笔沉着大气,行气疏朗有致,虽于原作风格差异较大,然结字间有颜字之骨格盎然,神气俱足似有力拔千钧之势,磊落梗直,豪迈万丈。古语有云:“书为心画”“书者如也”,此作得刚正不阿之气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