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通过电影去爱:战后二十年法国迷影文化史( 二 )


最后三章关于历史演变的承接性描述特别强烈 。 德巴克通过叙述著名的侯麦大战里维特的冲突 , 来勾勒迷影精神发生本质性演变的过程 。 《电影手册》在60年代中后期为何易帜 , 为何会转变成大型综合人文性刊物 , 以致在1968年“五月风暴”后 , 彻底告别电影 , 转为极左化的政治刊物 。 这个转变过程 , 德巴克很清晰地梳理出了一条转变的线索 , 尽显功力 。 其中尤其是关于里维特形象言简意赅的描绘 , 非常珍贵 , 毕竟连英文出版界都鲜见里维特的材料 。 德巴克点出了里维特名文《关于罗西里尼的信》的写作背景 , 对里维特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人、一些现代主义作品(主要是绘画与音乐作品) , 对里维特的行事风格也多有描摹 。 而在关于侯麦与里维特主编之争的核心冲突描绘中 , 德巴克梳理了二人所代表的不同立场 , 里维特为何要将手册改造成大型人文期刊的原因 , 其所代表的社会思潮 , 勾勒得也非常详尽 。
文化史|通过电影去爱:战后二十年法国迷影文化史
文章图片

特吕弗《四百击》剧照 。
3
著名的朗格卢瓦被罢免事件 , 对大部分影痴来说 , 都是耳熟能详的事件 。 德巴克在描述这起著名事件的过程中 , 竭尽所能地勾画出冲突双方(官方电影机构VS民间迷影人士)的真实立场与心态 , 冲突的根源 , 并没有一边倒地尽情颂歌朗格卢瓦 。 关键要义是 , 通过描述这起事件 , 德巴克实际是梳理出了迷影精神退潮 , 政治意识抬头的转型背景与因由 。 德巴克在这里给出了一个相当明确的结论 , “也就是说 , 在经历过朗格卢瓦事件以及1968年‘五月风暴’的重重震荡后 , 能够引领电影之爱继续前行的 , 只能是一种多面体的迷影精神:一种以复数形式存在且以弱势自居并竭尽抗辩之能事的迷影精神 。 当然 , 对某些人而言 , 古典的迷影形式依旧可以起到庇荫作用 , 但从今以后 , 但凡触及这种方式的迷恋 , 往往都会染上一层怀旧或是忧郁的色彩 , 亦即一种与‘电影之死’紧密纠结在一起的弦外之音 。 ”
全书的最后一章 , 书写了巴赞之后法国最重要影评人塞尔日·达内的形象 。 德巴克借由达内形象的描绘 , 最终又回到了对迷影概念的梳理 。 达内其实成了一个提喻式的形象 , 他几乎以一己之力代表了迷影精神的全部内涵:以生命的形式来投入对电影的爱 。
值得一提的是 , 全书出镜率最高的人物是特吕弗 。 原因也不难理解 , 德巴克写过《特吕弗》传记 , 对他的熟悉程度不在话下 , 更重要的是 , 与侯麦、戈达尔等人不同 , 特吕弗的整个生命旅程 , 一直激情四溢地展现出对于电影最纯真的热爱 , 他一直是处于迷影状态的一位电影人 , 战后法国层出不穷的迷影文化事件中 , 特吕弗的身影很少缺席 。 不过这也使得有些章节稍显冗长甚至失控 。 比如第三章“希区柯克事件” , 描述的是希区柯克在法国接受的翻盘历史——由战后的法国影评圈漠视的导演到50年代末被塑大师金身的过程 。 这一章前面部分都写得顺风顺水 , 电影手册众将士接力棒一般地为希胖助力的过程 , 不绝如缕地被描绘出来 。 但是最后一节 , 整整二十页的篇幅 , 描绘的是特吕弗为希区柯克制作那本著名对话录的过程 , 写来实无太大必要 , 对观点毫无帮助——一句参考特吕弗传记即可 。
“电影始于格里菲斯 , 终于阿巴斯” , 戈达尔这句金句的言下之意不难理解:关于虚构电影的历史 , 已经结束 。 《迷影》一书则是写出对电影的爱的历史的终结 。 但电影的历史结束了么?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