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 , “600号画廊”全新第三期展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6号楼一楼向公众正式亮相 。 本期画展的参展艺术家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 。 策展团队创新采用互动艺术展的方式让艺术家与观众交流 , 让画展变成一个“传声筒” , 促进患者艺术家与公众之间一次双向的精神交流 。
观众可现场作画 , 和病人艺术家“对话”
小龙、老陈、老严 , 是本期画展的主角 , 现场展出的40多幅画作都出自于他们之手 。
小龙是住院病人中的明星人物 , 其他病房中即使不喜欢绘画的病人都知道 , 小龙画画特别好 , 康复科常常要叫他画点东西 。
小龙在住院前学过绘画 , 每当康复科让他去画点过年过节和时事主题的宣传材料时 , 他都非常高兴 。
“600号画廊”的策展人陈智民医生介绍说:
小龙的多数画作没有标题 , 或仅仅是用所画形状来命名 , 比如这幅《漩涡》和《脸谱》 。 他愿意交流 , 能主动向别人解释自己的画 , 但解释的都是具体的绘画内容 , 比如解释说这画的是蝙蝠、这画的是电流 。 不过这样抽象和纯粹的画风 , 也不适合带着理性头脑去解读 。
文章图片
老陈是画室里是“搞笑”先生 , 眼带笑意 , 时刻准备说上几句俏皮话 。 在画室里 , 当陈智民看其他人的绘画时 , 他会替别人介绍起来 , “他画的是海洋 。 这世界上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 , 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
陈智民说 , 和他爱插科打诨的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 他的运笔习惯非常地拘谨仔细 , 往往是把画纸和颜料等端正摆好 , 慢吞吞地拿笔打线条 , 期间要是听到周围什么动静 , 他就会停下笔 , 像雷达一般探测新鲜事儿 。
病房的生活过于单调狭窄 , 一成不变 , 精神生活贫乏 。 和很多病人艺术家一样 , 老严也曾抱怨自己“没有东西可画了” 。 不过后来他找到了克服的方法 , 把现实事物作为形状的灵感来源 , 加以变形和扩展 , 用于自己的抽象创造 。
和前两期展览不同的是 , 本次展览精心准备了供观众阅读的手册 , 里面有三位患者艺术家的生命故事 。 策展团队还将三位不能到场的艺术家形象画到了墙上 , 三个彩色人形图案结合人物的性格和外貌特点 , 彩色花朵寓意内心深处的柔软和丰盛 。
文章图片
展览上 , 还特别预留了大面积的体验区和留言区 。 每一幅画作周围的白墙都是体验区 , 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展感受进行现场作画 , 与患者艺术家们的作品产生联动和“对话” 。
之后 , 工作人员会把观众的留言收集整理后送给参展艺术家 , 而艺术家的反馈也会定期在留言区更新给观众 。 通过“传声筒” , 达到双向的精神交流 。
文章图片
画展策展志愿者陈梦媛也和大家分享了办展的心声:
欢迎来自社会各界的朋友们在画旁的墙上进行艺术再创作 , 或写下你们想对他们说的话 , 成就一次互动 , 让社会更了解精神障碍患者 , 常常帮助 , 总是安慰 。
让全社会看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另一面”
精神分裂症是重性精神障碍之一 , 在世界各地大约每100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患上这种疾病 。
- 传声筒|“600号”画廊全新展览亮相 用“传声筒”隔墙探心灵
- letme|姿态letme请“神”下场,竟然完虐小超梦?观众直呼宁王梦回S8
- 观众|经典话剧《雾重庆》亮相“大戏东望”全国话剧展演季
- 大数据|《我们的婚姻》在播出6集的时候,就已经收获了观众们的好评,必将成为爆款剧
- 观众|第50届香港艺术节精彩开幕,线上表演带来国际化艺术体验
- 婚姻的两种猜想|《婚姻的两种猜想》刚开播,就已经获得了收视冠军,剧情也让观众感觉到了新鲜感
- 李广杏|甘肃“敦煌李广杏”亮相荧幕 带观众品独特“历史味道”
- 小镇|新一季冲上9.7,却打了观众一个耳光
- 蒋欣|播6集,豆瓣几乎无差评,蒋欣令观众成功入坑,家庭剧有天花板了
- 观众|《只此青绿》推出演出行业首款数字藏品纪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