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那些年,被电视剧带跑偏的历史常识( 三 )


文章图片

一人两像 , 一正一异 , 这样的皇帝也许有且只有朱元璋一位 。
但小印敢打赌 , 朱元璋在位时 , 肯定没人敢把他画成这样 。
包拯|那些年,被电视剧带跑偏的历史常识
文章图片

朱元璋的画像究竟是怎么从“圆脸俊像”变成“长脸丑像”的呢?
学术界认为 , 是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亲持“整容刀” , 成为第一个重新塑造亲爸爸的形象的“整容师” 。
明成祖试图用相学理论重新阐释开国历史 , 从而启动了朱元璋容貌变异的进程 。
包拯|那些年,被电视剧带跑偏的历史常识
文章图片
胡军饰演朱元璋
永乐年间重修的《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状貌奇伟异常人” , 这也成为朱元璋“易容”的起点 。
之后 , 在朱元璋新形象的构建过程中 , 官方与民间各自追求自己的"真实" , 这位开国皇帝的脸上被逐渐添加了黑子、奇骨、异形等一系列的神秘符号 , 他的形象与故事在传播中愈传愈奇 。
7.午时三刻不问斩?
午时三刻看“砍头”可谓是电影电视剧里的常见桥段了 。
然而“午时三刻”行刑 , 实际上是错误的 , 一部接着一部的电视剧却仍然承袭了这一常识性错误 。
包拯|那些年,被电视剧带跑偏的历史常识
文章图片

记述唐代法律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唐会要》卷四十一记载:“决囚 。 准令 。 以未后者 。 不得至申时 。 如州府及诸司 。 已至未后者 。 许至来日…从之 。 ”
意思是说行刑时间上只能在未时到申时(北京时间13时-17时) , 不可能规定“午时三刻”行刑 。
直到明朝嘉靖皇帝 , 处刑时间才被提前至午时左右 。
包拯|那些年,被电视剧带跑偏的历史常识
文章图片
《西游记》罗庞问斩
此外 , 按照南北朝梁武帝时期的九十六刻制 , 一个时辰分为八刻:
“午初”“午初一刻”“午初二刻”“午初三刻”“午正”“午正一刻”“午正二刻”“午正三刻” 。
于是 , 略有文化常识的古人都不太会说“午时三刻” , 而这“午时三刻”恐怕是当时底层人民不计较精准时间的讹误 。
8.尚方宝剑没啥用?
在影视剧中 , 尚方宝剑频繁出现 , 忠奸剧斗 , 势成水火 , 就在忠臣眼看要遭奸佞毒害的时候 , 一柄尚方宝剑赫然出匣:上打昏君 , 下斩奸臣 , 方才人心大快!
包拯|那些年,被电视剧带跑偏的历史常识
文章图片

尚方宝剑是中国古代人治的产物 , 它作为专制皇权的象征、皇帝的化身、重臣的利器 , 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汉朝 , 但尚方宝剑被赐予“便宜行事”的做法 , 是在明代万历皇帝时开始实行的 。
因此 , 在唐宋元时代 , 尚方宝剑几乎不会有“上打昏君 , 下斩奸臣”的作用 。
包拯|那些年,被电视剧带跑偏的历史常识
文章图片

明代尚方宝剑的使用频率比以前任何朝代都高 , 规制也更加完善 。
明代的尚方宝剑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 , 持剑者必是皇帝最倚重信任的心腹大臣或巡按御史 , 具有先斩后奏、生杀予夺的超常规权力 。
包拯|那些年,被电视剧带跑偏的历史常识
文章图片

于是 , 尚方宝剑成了平民百姓对正义和忠良的寄托与期待 。 但正如其他任何赏赐一样 , 尚方宝剑的行使权力也是皇帝赋予的 , 只能斩奸臣 , 不能打昏君 , 且前朝的剑不能斩本朝的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