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这些记录古代中国历史的大部头著作 , 讲得绝大部分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的故事 , 即使是那些笔记以及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只言片语 , 涉及普通个人生活的也很少 。 而这 , 恰恰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 。 我经常在想 , 古代人是如何度过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一天 。 我经常在想 , 古代那些底层的小人物 , 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 我觉得 , 他们的工作、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遭遇 , 这些远比战场上的厮杀更具有吸引力 。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读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 。 虽然《显微镜下的大明》也涉及小人物的生活 , 但更多的是小人物的群像 , 对个体涉及很少 。 而杨奎松的《“边缘人”纪事:几个“问题”小人物的悲剧故事》满足了我的阅读愿望 。
本文图片
这本书是从县图书馆借来看的 。 在借书之前 , 我并不知道有这本书 。 杨奎松的作品 , 我知道的有《革命》 , 但是没有通读过 , 只看过里面的一些片段 。 当我在县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这本书的时候 , 我就毫不犹豫地取下了 , 当时靠在书架上读了约摸半小时 , 就决定借出来 , 把它读完 。 整本书360多页 , 34万字 , 我读了一个星期 。 在我的读书经历中 , 算是比较快的 。 因为这本书太吸引我了 。 这一个星期 , 我只要在家、只要有闲暇时间 , 都拿着这本书看 。
全书写了8个“边缘人”的故事 。 下面 , 我简单地介绍一下这8个人的故事 。
第一个故事:重归“人民”路
故事的主人公叫廖学昌 。 1949年 , 廖学昌在某市铁路局警务处担任一名警官 。 该市解放之后 , 廖学昌被遣散 , 1950年回到老家K市 。 由于廖学昌识字、能书写、懂得绘图和勘测 , 经人介绍 , 他在K市建设局下属单位公务所担任一名技术人员 , 职称是二级助理技术员 。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 , 新时代建设新建家园 , 需要大量技术人员 , 廖学昌身上那一点技术专长便派上了用场 , 从旧时代的铁路警察摇身一变 , 成为新时代单位干部 。 那时候 , 廖学昌应该是怀着期待和憧憬上任的吧!但是 , 他不知道的是 , 他的厄运也开始了 。
从1951年开始 , 廖学昌被人揭发 , 1949年之前 , 曾担任过国民区分部委员 , 属于反动分子 。 从此之后 , 廖学昌便被一次又一次地拉出来批判 , 连篇累牍写交代材料 。 从此以后 , 廖学昌精神高度紧张 , 周围稍有风吹草动 , 他就担心有人来找他调查 。 而单位对他的调查也无休无止 , 把和他有关的人都查了一个遍 。 尽管廖学昌对自己的历史一再辩解 , 但是 , 没有人相信他写的那些交代材料 , 对他的审查 , 结论都是“存疑” 。 为了洗脱自己的“罪恶” , 重归“人民”路 , 廖学昌在单位努力工作 , 积极融入单位之中 , 努力表现 。 但是 , 廖学昌因为“隐瞒历史”被处分 , 甚至被送到农场去垦荒 。 1970年后 , 50余岁的廖学昌 , 依旧处于严格管制状态 , 每月要提交思想汇报 , 每天都要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 。 尽管廖学昌也会有怨言、也会发牢骚 , 但是 , 他仍旧积极干活 , 积极劳动 。 1978年1月9日 , 廖学昌与队友在运送木材途中 , 不慎从车上摔下 , 抢救无效 , 死了 。 此时他已经62岁了 。
廖学昌死后 , 单位给他出具了证明 , 在鉴定材料上 , 终于承认了他的身份 , 他终于重归“人民”之列 。
第二个故事:隐瞒历史的后果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李乐生 。 1925年8月 , 李乐生出生在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 他父亲曾在县政府田赋征收处担任小职员 , 主要管理农民交粮食的收据 。 李乐生小时候上过学 , 由于时局动荡、家庭贫困 , 只上到初中就辍学了 。 1951年4月 , 26岁的李乐生由于识字 , 经人介绍 , 到M市M厂做临时工 。 由于工作积极 , 很快就转正了 。 李乐生在厂里工作很卖力 ,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 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扫盲教师” , 此后又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 。
- 尤三姐|痛心!知名表演艺术家病逝,他们兄妹5人留有一个时代的印记
- 大写意|笔墨当随时代——倪阳兴大写意花鸟画艺术鉴赏
- 时代|壬寅雷锋日巧遇惊蛰诗海拾贝‖野草诗社第八院
- 钱币|钱币市场的“后接盘”时代:买不起的精品,挡不住的贪婪
- 旧石器时代|国家文物局通报旧石器时代遗址重要考古发现
- 王厝时代|《王厝时代》新书发布会暨赠书仪式在河北省图书馆举行
- 张莉|新书|张莉《小说风景》:一种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学读法”
- 范马加藤惠|神巫六六新书《大迷航时代》太监,决定放弃万订笔名“范马加藤惠”
- 童寿苓|102岁童寿苓去世,他的童家班留有一个时代的印记
- 王厝时代|《王厝时代》新书发布 勾勒战国中山国全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