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 , 最不可或缺的不是所谓的艺术天分 , 不是创作技巧 , 而是源源不断的灵感 。 如果说哪一个行业是对创造力要求最高的 , 那艺术从业者一定是其中之一 。
最近几年 , 涌现出了很多全新的艺术形式 , 艺术家在常规创作方法的基础上 , 加上一些新的元素 , 或者与另一种艺术形式相结合 , 创作让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 。 这样的创作 , 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感官刺激 , 精神世界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 同时 , 艺术家也尝到了甜头 , 名利双收 。
本文图片
于是 , 更多的艺术家绞尽脑汁儿 , 争先恐后地求创新 , 但在这个过程中 , 却背离了初衷 , 创作的意义是为了吸引眼球 , 还是为了传播理念 , 很多人已经分不清 , 甚至开始迷茫了 。 还有一些艺术家 , 总是打着“爆改”的旗号 , 对传统艺术加以改造、创新 , 导致最终出来的作品不伦不类 , 让人看不懂 。
前几天 , 韩国的一位艺术家在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 , 将瓷器打碎 , 然后用碎片拼合的全新雕塑 , 就实实在在地遭受了一波群嘲 , 很多中国网友表示 , 这样的作品是对陶瓷艺术的亵渎 , 也是对艺术本身的亵渎 。
本文图片
当然 , 各花入各眼 , 还是有很多人指出了艺术家作品的可取之处 ,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评论区观看留言 。 言归正传 , 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 本来是非常可取的一种创作方式 , 但是艺术家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 , 接下来小绛要跟大家分享的这一位艺术家 , 在创新的路上似乎也有一些跑偏 , 她的作品不能用“爆改”来形容了 , 简直是“魔改” 。
因为 , 我们基本上从她的作品中 , 已经看不出原始艺术形式的痕迹了 。 这位艺术家是来自德国的安吉丽卡·阿伦特 , 她的创作灵感也是来源于陶瓷艺术 , 在我们的认知里 , 陶瓷不论是作为容器还是装饰工艺品 , 大多都是对称的样式 , 有着光滑的表面 , 看上去十分沉稳端庄 。 但是安吉丽卡·阿伦特的陶瓷作品则反其道而行之 , 每一个作品的表面都是凹凸不平的 , 而且形状无定形 。
【艺术家|德国艺术家“魔改”陶瓷作品,中国网友:已经麻木了】
本文图片
安吉丽卡·阿伦特的陶瓷雕塑周身布满了微小的球体 , 圆点和弯曲的细线条 , 之所以创作这样的作品 , 艺术家将自己的创作比作是模仿自然万物生长的过程 , 在安吉丽卡·阿伦特的眼中 , 她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 , 就好像是植物的生长 , 和细胞膨胀后迸发出新的生命 。
虽然安吉丽卡·阿伦特阐述了自己的创作理念 , 但是很多网友依然对这样的作品不理解甚至不买账 , 有人吐槽 , 也有人赞赏 。 对于争议性的评论 , 小绛不发表自己的观点 , 每个人的艺术感知力和鉴赏力都是不一样的 , 看待新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样 , 接下来 , 不妨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位德国艺术家的作品 , 看完说说你的感受 。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 考古|阳江推动“南海I号”打造世界级考古品牌
- 街头艺术|街头艺术家在大街上涂抹的儿童画,立体生动,可爱到爆表
- 运势|女人从事这些职业最容易成为“情人”(三)
- 和田玉籽料|旧藏-和田玉籽料“喜上眉梢”挂件
- 苏富比|红河有“石” 璀璨夺目
- 遵化市|遵化市图书馆举办“与花相伴 绽放芳华”——庆“三八”插花活动
- 大学生|新一轮“铁饭碗”招聘,安家费加补贴总计50万,大学生还等什么?
- 福州|福州内河惊现外来物种“清道夫”!被树枝“穿喉”
- 大公司|“金三银四”招聘季,互联网大厂还是年轻人的首选吗?
- 妇女|郑东新区举办“我们的节日?妇女节”文艺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