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虎年说虎 瑞虎佑安

虎年说虎 瑞虎佑安
栗河冰
阳和布气 , 春润北窗 。 国家博物馆新展“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 , 以百余件馆藏文物、艺术品以及当代艺术家的楹联书画之作 , 从信仰礼制、历史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虎文化 。
因其勇猛威武之姿 , 虎成为古代先民的信仰崇拜物和部落象征物 。 在河南濮阳出土的墓葬中 , 有用蚌壳塑造的虎形图案;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阴山岩画中 , 有大量的虎图形 。 《史记》载 , 黄帝“教熊罴貔貅貙虎 , 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 。

先祖以传说和器物为载体 , 留给后世不少关于虎的记忆 。 虎的图形和纹样在先秦的石器、玉器、青铜器中大量出现 , 给人以神秘震慑的视觉效果 。 商代乐器虎纹石磬上刻有一只张口扑食的凶猛老虎 。 西周礼器青铜虎蓥的流管上 , 塑有一只卧虎 , 虎目圆睁 , 虎口大张 , 虎尾上卷 , 以强者的姿态象征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 在礼器、符印、仪仗中随处可见的虎 , 更是军队的象征、猛将的代称、代表星宿的神兽和主掌战伐的神明 。
汉语中有不少带“虎”字的词语 , 如虎师、虎将、虎威、虎步等 , 无不彰显人们对强大力量和昂扬斗志的推崇 。 而先民们心灵世界中对自然力量的认知变化 , 以及渴望为己所用的态度 , 也在这些物质和精神文化遗存中得以显现 。
以虎为造型和图案的服饰佩物、生活用具、建筑构件 , 既发挥着实用功能 , 又颇具艺术感和审美价值 , 既有信仰和礼仪的成分 , 又是日常生活的装点 。 西汉的错金银虎形带钩 , 钩体被设计成一只昂首阔步的老虎 , 气韵生动 。 虎身以错金银工艺镶嵌形状各异的金银片 , 利用金属的不同光泽 , 来表现老虎华丽斑斓的皮毛 。 老虎的尾巴卷曲呈钩状 , 用于钩系束带 , 设计巧妙 , 在审美和实用之间达到完美平衡 。
三国时期的铜质镂空龙虎纹投壶 , 颈部细长 , 腹部扁圆 , 壶腹与圈足均饰镂空龙虎纹 , 端庄之余又有精美剔透之感 。 投壶源自射礼 , 是流行于我国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 , 也是一项礼仪 。 《礼记》云:“投壶者 , 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 。 ”三国时期魏国文士邯郸淳撰《投壶赋》 , 形容其壶“厥高二尺 , 盘腹修颈 , 饰以金银 , 文以雕镂” , 与所展之壶 , 在形制上有相似之处 , 正可互为印证 。
在古代典籍和文学作品中 , 蕴藏着大量与虎有关的典故和文化阐释 。 《易》中有“大人虎变” , 《尚书》中有“虎贲” , 《礼记》中有“虎食田豕”“白虎” , 彰显了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独特地位 。 虎更被充满想象力的古人赋予了浪漫姿态和神话色彩 , 不仅是象征威严和力量的猛兽 , 也是镇恶除凶的瑞兽 。 虎是仙人麾下的灵兽 , “虎鼓瑟兮鸾回车 , 仙之人兮列如麻” 。 虎也是能辟邪镇宅的守护神 , “虎者 , 阳物 , 百兽之长 , 能击鸷牲食魑魅者也” 。 《山海经》中载 , 神荼、郁垒两个神人会把“害人之鬼 , 以苇索缚之 , 射以桃弧 , 投虎食也” 。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说官员在除夕“画虎于门 , ……冀以卫凶” 。 在文学作品中 , 虎也是常客 , 既有“金戈铁马 , 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万丈 , 也有“白虎摇瑟凤吹笙 , 乘骑云气吸日精”的神逸潇洒 。 虎还成为十二生肖之一 , 代表着强健、勇猛、威风凛凛、活力四射等品质 , 为人们所喜爱 。
民间认为虎能祛邪辟灾 , 保佑康宁 。 虎的形象出现在玉佩、枕头这类贴身使用的生活器物上 , 也出现在孩童服饰、门头墙上 , 表达人们驱除邪祟、保佑平安的心愿 。 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曾说:“虎头作枕 , 辟厌恶 。 ”金代的题诗虎形枕 , 色彩鲜明写实 , 更在张目露齿的老虎背上题了诗句:“白日驼经卷 , 终宵枕虎腰 。 无人将尾蹈 , 谁敢把须撩 。 ”戏谑口吻与猛虎姿态对比强烈 , 妙趣横生 。 在这些器物上 , 虎的威风不减 , 又增加了平和亲近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