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于古陶瓷收藏的古稀老人马光荣( 二 )


收藏界一些人对古玩的痴迷 , 很难让人理解 。 马光荣对古陶瓷的热爱 , 同样让人感到吃惊 。
马光荣根据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在现实中总结的实践经验写成了《如何鉴定汝窑瓷器》一文 。 该文很受业内人士好评 , 而且后来还被某权威刊物采用发表 。
随着鉴定水平的不断提高 , 马光荣对古陶瓷的痴迷也达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
为了一件钟意的古瓷器 , 马光荣有次差点与一个不懂古玩行规想在他手里“抢夺”“宝贝”的人大打出手 。
为了收藏 , 马光荣不但将毕生精力耗在上面 , 而且把自己省吃俭用留下的所有积蓄全投在了古陶瓷收藏上 。 据马光荣介绍 ,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 他前前后后总共投入好几百万元搞古陶瓷收藏 , 现在收藏的瓷器已达七八千件 。
有些东西明明卖出去就有钱赚 , 但马光荣却舍不得出手 。 于是 , 古陶瓷收藏非但没能让他赚到钱 , 反而是个无底洞 , 成为他整个家庭最大的负担 。
虽然藏品数量越来越多 , 但 , 这样下去收藏之路肯定走不太远 , 见到好的东西也不可能有足够的资金入手 。 于是 , 马光荣不得不走以藏养藏的路 。
2012年 , 马光荣在某商业城开了个店 , 主要销售茶叶 , 顺带着也销售古瓷器 。 虽然生意不错 , 但他还是买的多 , 卖的少 。 于是 , 马光荣的古陶瓷藏品越来越多……
一年多的实践让马光荣渐渐明白 , 三心二意是行不通的 , 必须专心致志搞古陶瓷才行 。 于是他的古玩店——“百工瓷典”在专业的潘家湾古玩市场开起来了 , 来自北、上、广、深和四川的藏家纷纷找上门来向他购买“宝贝”……
心痛与心跳
经过数十年的时间积淀 , 随着经验的不断增加和学习的不断深入 , 马光荣对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渐渐发生了变化 , 思想境界有了很大提高 , 个人涵养和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改变 , 他再也不像年轻时那样心浮气躁 , 容易“上火”了 。
当然 , 人非圣贤 , 孰能无情 。 每当捡到“大漏”的时候 , 马光荣也会激动得几天睡不好觉 , 花大价钱买赝品打了眼 , 也会几个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
捡漏的事虽不常有 , 但不是没有 , 对收藏经验丰富、鉴定水平比较高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
马光荣告诉我们 , 2010年 , 他以300元的低价买到一件瓷器 , 经专家鉴定 , 该瓷器为南宋哥窑四耳六方瓶;2020年 , 他以400元的低价在地摊上买到一个货真价实的南宋建盏……
收藏界的人都知道 , 搞古玩是个让人心跳的游戏 。 当然 , 如果真伪鉴别失误 , 心跳就会变成心痛 。 因此去伪存真显得尤为重要 。
在古玩界 , 捡漏的故事时有发生 , 打眼的故事更是经常都有 。 没打过眼的收藏家基本没有 , 哪怕水平再高也有打眼的可能 , 马光荣没有例外 。
2000年 , 在赶大理三月街时 , 马光荣以1.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买下一个乾隆款珐琅彩双耳瓶 。 成交后 , 他高兴得几天没睡好 。 这个东西要是对了 , 当时的市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 。 1.2万元的价格拿到30万元的东西 , 绝对算捡“大漏”了 。 但 ,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 , 经权威机构鉴定 , 这件瓷器是高仿赝品 。 接着 , 他又是几天没睡好觉……
作为藏品多达数千件的收藏界老人 , 马光荣无疑经历了太多的心跳和心痛 。 如今的他 , 心态已经稳定了很多 , 仿佛心如止水 , 不再轻易大喜大悲 。
光荣与梦想
马光荣说 , 搞古陶瓷收藏让他感觉很有奔头 , 他现在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 , 仿佛返老还童一般 , 天天都有使不完的力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