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弘扬客家山歌 打造文化品牌( 二 )


梅县区客家山歌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可以寓教于乐的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客家艺术 。
“取得这个荣誉后,使我们的群众对客家山歌有更深的了解和兴趣,进一步带动群众去参与客家山歌的培训,近年来,我们客家山歌的暑期班、下基层的培训,甚至线上培训都是爆满的,很多群众都积极参与客家山歌培训 。”梅县区文化馆负责人黄明珠说 。
群众唱戏,离不开政府搭台 。
近年来,梅县区文化馆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承办和参与市、区级各类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下乡,活跃文艺创作 。例如每年组织山歌擂台赛、斗山歌比赛、全区中小学艺术节活动、农村业余文艺汇演、社区文艺汇演等活动 。
梅县区积极完善设施,促进文化服务全民共享,据悉,该区以叶剑英纪念园、区文化馆、图书馆、区青少宫、人民广场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客家山歌传习点、文体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社区文化广场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城乡一体的文化活动网络,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群众文化阵地,将辖区内的公共文化设施最大限度地向群众开放,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
目前,梅县区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已建成19个分馆、59个服务点,全年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及一系列总分馆联动活动,文艺演出有60场 。
与此同时,该区建成村级以开展山歌文化活动为主的文化舞台,积极推进梅州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升完善梅县区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和客家山歌传习所的各项设备设施 。
近三年,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在创新文化惠民中,发挥了总馆在区级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中枢作用,通过总分馆制把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农村,以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增加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
群众唱戏
累计服务81万人次
“美丽新城学堂,安教乐学谱新章 。山歌唱响校内外,客家文化永传扬……”在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几乎人人都会唱这首客家山歌版的校歌《新城小学好学堂》,这首歌不仅记录了新城中心小学成立以来走过的历史足迹,还生动展现了该校以客家山歌为核心开展美育育人的办校特色 。
走进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便听到阵阵悠扬婉转的客家山歌从教室里传出,循着歌声走去,该校山歌班的孩子们正有板有眼地学习山歌的唱腔及表演身段 。
“山歌班以一学年为一届,分为唱腔初级班和提高班,每届会挑选出50名声音条件比较好、对山歌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到学校山歌初级班学习山歌知识和演唱基本功 。学期末进行考核,不合格要淘汰,综合素质高的进入提高班,主要由校外专业老师授课 。”新城中心小学副校长黄文斌说,有了这一竞争机制,学生们提高得都很快 。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求音乐老师充分用好山歌的校本教材,全校每个班级每学期至少要教会两首客家山歌 。如今,该校学生到小学毕业时,几乎人人都能随口唱二十多首地道的客家山歌,校园里“人人会唱山歌,人人喜欢山歌”正变成现实 。
新城中心小学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是梅县区开展客家山歌、普及文化惠民的缩影 。
“梅县区坚持打响文化品牌,丰富客家山歌的活动,主要组织开展了客家山歌进校区、进社区、进农村,丰富了群众的客家文化,不断推动了客家山歌传承保护和发展 。”梅县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公共服务股股长方宇平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