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赓哲|步摇的发展和明清时期的繁荣,以及在当代影视作品的展现( 二 )


于赓哲|步摇的发展和明清时期的繁荣,以及在当代影视作品的展现
本文图片

在对花树步摇的命名之上 , 人们不仅仅会用"花簪""摇钗"等等名字 , 基本上以纹样或者意象命名 。 虽然在明清时期"步摇"这个词比较少出现 , 但是依旧是女子喜爱的重要饰品 。
于赓哲|步摇的发展和明清时期的繁荣,以及在当代影视作品的展现
本文图片

于赓哲|步摇的发展和明清时期的繁荣,以及在当代影视作品的展现
本文图片

(电视剧《如懿传》)
流苏步摇是一种古老的不要形式 , 在簪钗的顶端垂下珠链 , 在女子走动之时 , 这些穗子会随着步伐而摇动 , 这也是《讽赋》之中"垂珠步摇"的来历 。 到了清朝 , 人们基本上不会称为步摇 , 而是直接称为"挑子"或者"流苏" 。 因为满清皇室对于"东珠"以及佛教有关的各种有机宝石的喜爱 , 所以流苏的才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 比如珊瑚、珍珠、碧玺、琉璃等等 , 都出现在了流苏之上 。 代皇室工匠不仅仅对流苏的式样进行了改进 , 还将步摇的精髓运用在了其他的头饰之上 。 比如清朝皇室妃嫔佩戴的钿子上就有垂下的珠串 , 在小说《金瓶梅》之中 , 李瓶儿就曾经和西门庆讨要一件金九凤钿子 , 兵并且要求"每个凤嘴衔一溜珠儿" 。
于赓哲|步摇的发展和明清时期的繁荣,以及在当代影视作品的展现
本文图片

(电视剧《女医明妃传》)
金步摇和珠串步摇常常出现在皇家饰品之中 , 而在民间 , 女子们通常会佩戴银制的流苏步摇 。 这种银链步摇是汉族女子十分钟情的饰品 , 因为分布广泛 , 渐渐有了地方特色 , 出现了明显的南北差异 。 南方女子的步摇银链更加细 , 排列细密 , 数量也比较多 , 看起来秀气精致 。 北方的银链步摇虽然流苏比较稀疏 , 但是总体用料非常足 , 更加简约大气 。
于赓哲|步摇的发展和明清时期的繁荣,以及在当代影视作品的展现
本文图片

于赓哲|步摇的发展和明清时期的繁荣,以及在当代影视作品的展现
本文图片

(电视剧《如懿传》)
螺旋状步摇出现在隋唐时期 , 虽然没有流苏和细链子 , 但是因为质地轻盈 , 在女子走路之时 , 也有随步而动的特点 , 所以也是步摇的一种形式 。 这种步摇主要是以细丝螺旋状或弹簧状的方式链接珠玉等 , 以达到可以摇动的目的 。 在几种步摇形式之中 , 这种步摇是最为简单的 , 相对于繁复的花树和流苏 , 更加适合作为日常发饰 。
总结:
纵观步摇的发展历史 , 从深受慕容鲜卑所喜爱的花树步摇以及步摇冠 , 仅宋代独有的宋式步摇 , 到寓意吉祥的明清步摇等等 , 步摇在时代审美文化的影响下渐趋丰富多样 。 明清时期的首饰工艺达到了中国古代首饰发展的巅峰 , 工匠们职责分工更加明确 , 材料也更加丰富多样 。 随着满汉两族的交融以及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 也促进了首饰行业的进步 。
于赓哲|步摇的发展和明清时期的繁荣,以及在当代影视作品的展现
本文图片

无论是古代女子还是现代的女子 , 头饰是一件不可或缺的物品 。 古语常言悦己者容 , 而步摇的细致之美 , 悦耳之声 , 只有女子自己才能亲身体会 。 无论女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如何 , 饰品和服装 , 都代表着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
参考资料:
孙机——《步摇、步摇冠与摇叶饰片》
田立坤——《步摇考》(田立坤考古文稿) , 文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