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入中国 , 观音菩萨的造像最初都是男性形象 , 到了唐代才发生变化 , 中国人以母性象征慈悲 , 观音菩萨形象逐渐转变为女性形象 。 四川大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 就是一尊唐代断臂观音立像 。
1947年四川发生了一次特大洪灾 , 邛崃西河冲垮河堤 , 水退后在河滩上竟出现了一些大小不等的佛教石刻残片 。 消息传到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 , 时任馆长葛维汉便派成恩元去邛崃考察 。 成恩元五赴邛崃 , 在河滩上发掘采集到大量唐代佛教石刻文物 。 他为博物馆带回300多件文物 , 其中最为精美的就是一尊身高1.98米的唐代断臂观音立像 。 当时 , 观音立像已经断成三截 , 双臂也早已佚散 。 尽管如此 , 修复后的观音立像依旧面容端庄、服饰华丽、体态丰满 , 宝冠、发髻、璎珞、衣纹看起来也十分细腻 。 那时从成都到邛崃 , 至少得走两个整天 , 这批文物就是坐着黄包车 , 从邛崃拉到华西坝 。
1955年4月29日 , 郭沫若来到博物馆参观 , 曾在这尊断臂菩萨面前伫立 。 他望着菩萨点头一笑:“哦 , 中国的维纳斯!”
女性之美
3
张大千与仕女画
中国仕女画 , 初兴于春秋战国时期 , 而后仕女画摆脱作为工艺装饰的附属地位 , 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 作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 , 顾名思义 , 是以“仕女”即官宦人家的女性为描写对象的绘画作品, 是古代画家对于女性日常生活动作、身段、面容等的精工描述 。
唐代是中国仕女画繁荣兴盛的一个阶段 , 唐代画家在造型上注重写实求真 , 女子脸形圆润饱满 , 体态丰腴健壮 , 气质雍容高贵 , 展示出大唐盛世下皇家女性的华贵之美 。 这种美以其具有的强烈时代感 , 迎合了中晚唐时期官僚贵族们的审美意趣 , 而备受瞩目 , 并成为唐代仕女画的主要艺术特征 。 著名的仕女画家周昉便是唐代人 , 笔下的《簪花仕女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挥扇仕女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代表了唐代宫苑仕女画在形神兼备方面所取得的杰出成就 。
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非常知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 画家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画家顾闳中 。 继唐代之后的五代是个政权交替频繁的时代 , 画家们在仕女画的创作上 , 既继承了唐代的传统又有所变革 。 顾闳中笔下的女伎与唐代的仕女相比 , 最显著的变化是 , 歌伎丰腴的肌肤因缺少唐代宫女慵懒的体态 , 而更具健康之美 。
近代以来 , 由于各种原因 , 中国仕女画逐渐没落 , 很多画家积极引进西洋的绘画理论 , 为中国画的发展探求新的方向 。 也有一批画家坚守传统 , 用独具中国画特色的艺术语言 , 画出了具有传统古典气质的仕女画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川内江画家张大千 。 四川博物院因缘际会 , 收藏了一大批张大千艺术精品 , 其中有许多幅便是张大千的仕女画 。
张大千的早期仕女画取法于明清诸家 , 初为改琦、费丹旭 , 进而是华嵒、陈洪绶和唐寅 , 具有明清以来纤弱、偏清冷的气质 , 具体表现为削肩、瘦弱、头部偏大、身形偏小巧等特点 。 创作于1940年的《琐窗词意图》 , 现藏于四川博物院 , 是张大千早期仕女画的典型代表作 。 此图纸本 , 水墨设色 , 纵144.8厘米、横51.3厘米 , 是张大千为陈益廷夫妇所作 。 作者用工笔重彩绘古代仕女身穿素衣坐妆奁前沉思 。 仕女削肩 , “人比黄花瘦”的气质跃然纸上 。 案上置笔、墨、纸、砚 。 该画线条精秀细劲 , 流转自然;设色妍丽明洁 , 富于变幻 。 上有作者题《浣溪沙》词一首 。
- 博物馆|为什么市面上突然出现好多古钱币呢?
- 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把古汴河剖面“搬”进了展厅【视频】
- 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镇江博物馆藏仕女画展在镇江开展
- |又一著名场馆将暂别!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舍将迎建馆后首次闭馆大修
- |别跑空!云南省博物馆3月11日暂停开放 次日正常开放
- 陈提升|首都博物馆15日起改陈提升
-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闭馆大修前,以一场“盛世芳华”受赠文物展与观众对话
- |上海博物馆等3月10日起实行临时闭馆
- 苏州博物馆|看元代江南与“姑苏佳丽”,苏博今起恢复开放
- 古籍|沧洲趣图卷:明代沈周作,现藏于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