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周刊】母亲的画·陈秀娥|(刘星撰文)

|【国画周刊】母亲的画·陈秀娥|(刘星撰文)
本文图片

THE SPRING EQUINOX
陈秀娥
|【国画周刊】母亲的画·陈秀娥|(刘星撰文)
本文图片

画家简介
陈秀娥 , 1944年生 , 西安市临潼区铁炉乡人 ,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 。 2016年第一次拿毛笔在宣纸上画画 , 其作品质朴内敛、感情纯真 。 同年 , 其作品拍卖所得6000元捐赠给希望小学 , 得到了陕西某慈善机构的嘉奖 。
如今 , 年近八旬的她依然生活在临潼农村 , 于家务和劳作之余 , 仍作画不断 , 自得其乐 。
泥土的香味——记母亲的画
文/刘星
我母亲的画 , 这本来应该让别人来谈 , 才显得公允客观;如果叫我来说 , 总显得有点不妥 。 说得好了 , 会惹人嫌 , 别人会说就你自己夸你母亲的画;说得不好了 , 当然我也不乐意 , 那样会显得我这个做儿子的对母亲缺乏最起码的敬畏之心 。 可是 , 这次主题是“母亲的画” , 主编说了 , 必须由儿女来谈自己母亲的画 , 所以 , 我也只能从命了 。
我母亲的画 , 百分之百属于人们常说的那种“素人”画 。 所谓“素人画” , 是和“文人画”相对而言的 , 是指那些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或文化程度不高、更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和未曾受过任何名家作品影响 , 只是从她的兴趣和直觉出发 , 自己摸索着画出自己认为好的花鸟形象而成的作品 。 记得三十年前 , 郎少君先生在《美术研究》上发表过一篇文章 , 专门谈“素人画”的 。 我母亲的情况是 , 她只读过小学 。 上小学的时候 , 她学习很拔尖 , 尤其喜欢美术课;书法课上 , 她的毛笔字也是全班最好的 。 只可惜我外婆家太穷 , 供不起她上中学 , 所以小学毕业后我母亲就不上学了 。 十七岁时 , 她跟我父亲结婚 。 十九岁时 , 她生了我 。 现在 , 母亲已经是七十九岁的老人了 , 我马上也六十了 , 母亲这大半辈子为儿孙所付出的心血、所经历过的苦难、所受过的委屈 , 每一件事 , 我如今都历历在目 , 也都铭刻在心里 。 我的记性特好 , 两岁多的时候村子里发生过的事、家里发生过的事 , 我几十年都记得清清楚楚 。 记得在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 , 我母亲就是村里有名的“巧媳妇” 。 大抵村上不管谁家女人要绣枕头、门帘、裹肚或花鞋 , 她们都要到我家来请我母亲给画花样 。 她画花样大多是用铅笔按白描的样式画在纸上 , 再用颜色涂出色彩分布 , 再让她们拿过去按照我母亲画的样子绣 。 村上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要蒸花馍 , 比如老虎呀、鸡呀、鱼呀、菊花呀、牡丹呀等等 , 她们同样也要到我家来请我母亲去执掌 。 这类活计 , 无疑锻炼了我母亲一定的形象表现能力 , 也催促她多去注意观察生活中的花花草草 , 鸟、蝶、虫、鱼等 。
2016年春节 , 我的一个非常爱好书画的朋友来我家聊天 , 喝茶间他一时兴起 , 非要请我母亲给他画一幅画不可 。 他说:“阿姨 , 您儿子是位画家 , 您一定也有相当的艺术细胞……”我母亲一再解释她不会画画 , 推辞了几次也拒绝不了我这位朋友的执拗 。 于是我协调说:“妈 , 你就画一幅吧!你随便画 , 想咋画就咋画 。 实在不行 , 你就按你过去绣花的印象 , 按绣花那一套画吧 。 ”第一张 , 她掌握不来毛笔蘸墨蘸水后在宣纸上的效果 , 就画成了一个个水墨团块 。 于是 , 我就上前给她示范如何控制毛笔和水墨 , 以使毛笔上纸后不至于水墨乱溢 。 到了第二张 , 就有所好转 。 第三张 , 一幅类似于崔子范风格的、用笔很拙、水墨非常饱满浑厚的《牡丹》就画成了 。 这简直令我太吃惊了!那种淳朴、稚拙、纯真而又生鲜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这是我从来未曾想到过的奇迹啊!就从这一天开始 , 又过了夏 , 我母亲竟一口气画了一百多幅画 。 其题材涉及她几十年来在农村经常接触并熟悉的很多花花草草 。 尤其是她画的蒲公英、桃花和大丽花 , 我最为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