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百岁诗人与她的爱丽丝( 三 )


毕业后 , 郑敏写了一首《西南联大颂》 , 将母校比作“唯一放射在我们记忆里的太阳” 。
郑敏在西南联大求学时期 。 受访者供图
“爱丽丝”的复苏
1943年 , 在冯至的推荐下 , 郑敏在《明日文艺》发表了九首作品 , 其中就包括后来改名为《金黄的稻束》的代表作 。 1948年冬 , 郑敏前往美国布朗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 。 其间 , 她的第一本诗集《诗集1942-1947》 , 由巴金亲自编辑出版 。
由于家里的钱只够路费 , 郑敏不得不半工半读 , 度过了一段艰辛的时光 。
在美国时 , 郑敏和一位叫童诗白的中国留学生一见如故 。 同在西南联大读书的经历和对音乐的共同爱好 , 让他们共同话题不断 , 很多观点都有高度默契 。 童诗白完成学业后 , 去纽约当了教授 。 他刚到纽约就给郑敏写了一纸“求婚信” , 上面画了两副碗筷 , 中间的碟子里躺着一条鱼 。 于是 , 他俩在认识几个月后“闪婚”了 。
郑敏(图左)和童诗白(图右)的合照 。 受访者供图
在美国待了7年 , 郑敏完全没有了创作灵感 , 没有写出一首诗 。 “那里没有自己文化的根 , 她就压根儿产生不了写作的冲动 。 ”章燕说 。
1955年6月 , 郑敏和童诗白从旧金山乘船回国 , 分别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艺研究所和清华大学电机系工作 。 1960年 , 郑敏被调到北京师范大学教书 。
1979年 , 曹辛之写信把写新诗的几位诗人约到他在王府井的家中聚会 。 他说诗歌的春天到了 , 应该找回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发表过的新诗 , 出一本集子 , 让年轻人知道中国曾经有过这种诗 。 诗人们对此都充满了热情 。 这也是郑敏第一次见到唐祈、陈敬容和曹辛之几位诗友 。
聚会完的当天晚上 , 郑敏仿佛又回到了诗的王国 。 “《诗啊 , 我又找到了你》突然连同它的题目、声调、感情、诗行完整地走入我的脑袋 。 ”郑敏回家后很快将它记录下来 。 郑敏的“爱丽丝”苏醒了 。
九片叶子
几位诗人第二次聚会时 , 王辛笛说:“我们是九个人 , 总不能称自己是九朵花吧 , 那我们就是九片叶子吧 。 ”于是大家一致决定诗集就叫《九叶集》 , 由曹辛之来设计封面 。
1981年7月 , 《九叶集》出版 。 该书收入了包括穆旦、杜运燮 、陈敬蓉、郑敏、唐祈、唐湜、辛笛、杭约赫、袁可嘉九位诗人的诗作 , 其中收录郑敏诗20首 。 《九叶集》呼应了正在兴起中的朦胧诗派 。 由于该书的巨大影响力 , 这些诗人被研究者命名为“九叶派” 。
诗人西川在看过《九叶集》之后 , 觉得自己和这群诗人有一种精神上的亲近 。 “我曾经想报考郑敏的研究生 , 但因为当时差了几分没考上 , 只得作罢 。 ”西川说 。
“他们这代诗人 , 既有中国旧学的底子 , 又受到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 作品里边有很多新意的东西 , 对我后来的创作确实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 ”林莽说 , 自己很喜欢这本诗集 , 曾买了好几本送给周围的朋友 。
郑敏家书架上的 郑敏部分 作品 。 受访者供图
上世纪80年代的春天 , 北岛、林莽、顾城等十几位诗人曾一同骑着单车涌到郑先生家里 , 拜访这位诗坛前辈 。 那时候 , 郑敏住在清华大学17公寓的一楼 。 郑敏爱花 , 院子里全是她亲手栽种的花草 , 有二月兰 , 芍药 , 月季 , 紫丁香等 , 生机勃勃 。 那时候是初春 , 二月兰长疯了 , 淡蓝色的花朵溢出篱笆 , 一度蔓延到邻居家的院子里和人行道上 。 她还曾为这小院写下过不少诗句 。
林莽回忆 , 郑敏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 虽是初次见面却没有一点陌生感 。 他们谈西南联大的诗人 , 谈以往的诗歌与新诗潮的涌动 , 谈诗歌的变化与发展 。 对于当前朦胧诗派中某些诗歌的不足 , 郑敏也直言不讳 。 这是林莽第一次见到这位诗坛前辈 。 郑敏的文雅、学识和犀利 , 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