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我在成都修瓷器( 二 )


手艺
力与美结合的“秀活”
据介绍 , 清代时锔瓷技术分化为两大类:一类是粗活 , 纯为民间生活用品为主的锔瓷修复;另一类则是经过艺术加工 , 专为达官贵族服务的细活 , 也叫秀活 。 王培波现在做的 , 就称得上秀活 。
“你刚刚见到了以前的民间锔瓷 , 现在来看看我的工艺 。 ”王培波走进工作室 , 拿起一个碎成几块的红色花瓷碗 , 上面用麻绳缠绕成蜘蛛网般的形状 , 这便是锔瓷的第一步--“捧瓷” , 也叫找碴对缝 。 是将瓷片沿碎裂的缝隙对上 , 贴上胶布简单固定 , 再用麻绳紧紧捆好 。 “我会根据裂纹及图案 , 画点定位 , 确定锔钉的位置和长短 。 尽量避开图案 , 以保留原有美感 。 ”
定位后 , 便是“打孔” 。 不再使用笨重的金刚钻后 , 王培波拿起了轻巧便利的小钻头 。 工作台上方是他用输液仪器自制的滴水器 , 水滴落在钻头打孔的位置 , 能降温并减小钻头损耗 。 钻孔深度大约为瓷器壁厚度的三分之二 , “钻孔是门学问 , 得掌握好力度 , 一不小心就容易打穿 , 那可就麻烦了 。 ”
“上钉”是锔瓷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 一半使用质地软、耐磨性强的铜 , 且每颗铜钉都是根据孔的大小手工定做 , 且只有米粒大小 。 他用钳子夹住铜钉的一头 , 在几乎看不见的情况下 , 再用锉刀细细磨着 , 一时间 , 铜钉和钳子的粉尘一起散在空气中 。 “钳子用不了多久就会被磨平 , 我又用锉刀磨钳子 , 修修补补 , 就是我们的人生嘛 。 ”
铜钉两端呈钩状 , 一头嵌进细小的孔内 , 而另一头够不着第二个孔 , 这时便需要用钩刀拉过来让它死死抓住另一孔 。 一个铜钉就能严丝合缝吗?王培波在现场做了个实验 , 他用那个米粒大的铜钉 , 钩住一块5斤重的铁块 , 再提吊起来 , “你看 , 铜钉的弯钩完全不变形 , 说明它的力量不止五斤 。 所以要拉住两块瓷器 , 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 ”王培波说 , 这里面有力学 , 也有美学 , 小工艺其实需要大智慧 。
创新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王培波是一个心细的人 , 工作室不大 , 占了一半面积的案桌和四周墙壁上 , 几乎都是锔瓷的工具 。 学徒坐在一旁修补其它瓷器时 , 他上前看了一眼 , 拿过勾刀 , 用锉刀仔细锉起来 。 “工欲善其事 , 必先利其器 。 工具都是买的 , 但要自己用起得心应手 , 还得改一下 。 ”在王培波双手的快速操作下 , 工具两三下就有了改变 。
他每天都会收到几个快递 , 打开来均是碎裂的瓷片 。 他从未拒绝过修补的请求 , 收费价格也颇为亲民 , 而全国各地的人愿意将瓷器送到王培波手里 , 还有个原因——高超的手艺 。
王培波拿起一个大瓷瓶 , 瓶口和瓶颈处蜿蜒着银色的枝干和黄色的梅花 , 很是动人 , 就像是精致的工艺品 。 这是工艺品 , 也是王培波的锔瓷手艺具体成果 , “枝干和梅花是碎裂的瓷片 , 用铜钉来修补不够美观 。 我便创新性地在上面制作出了花朵的图案 。 ”王培波的自主创新还有很多:比如小茶碗被摔碎了一块 , 他不仅没有修补 , 反而用细细的铜丝在缺口处做成了竹篮编织形状;再比如另一个荷花底纹的茶碗 , 纹裂形状仿若荷叶茎纹 , 他干脆利用此特点 , 独创铜丝镶嵌工艺 , 赋予了残荷碎碗新的生机 。
“如今的锔瓷不仅仅是修补生活用具 , 更多是成为了一种艺术加工 。 ”王培波说 , 如今锔瓷已经成为了成都市非遗项目 , 他作为锔瓷传统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 希望能把这一手艺展示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