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睿|《江照黎明》的争议:深刻社会议题如何抵达普通观众?

《江照黎明》的争议:深刻社会议题如何抵达普通观众?
□黄启哲
一度被视为今年网剧黑马的《江照黎明》在争议声中迎来大结局 。 尽管主演马思纯与白客等青年演员演技得到观众好评 , 但没能遏止评分不断下滑的趋势 。 《江照黎明》从播出伊始7.8分跌落到6.6分 。
悬疑剧能够在破解案件谜题的同时 , 聚焦女性群体的现实困境 , 原本赢得网友的一致赞赏 。 主创对于剧本和拍摄的打磨 , 也显得诚意十足 。 为何“高开低走”?从观众反馈看 , 没有平衡好悬疑叙事与情感铺陈 , 是导致该剧反响不及预期的关键所在 。
生长于有完美姐姐、强势母亲的单亲家庭 , 外形普通、能力普通的妹妹会选择怎样的男人共度一生?李晓楠的答案是同样普通但老实本分、关心自己的苏睿 。 然而 , 就是这样一个“不出错”的婚姻选择 , 却把她拉入无尽深渊 。 好赌、出轨、家暴、借高利贷、威胁家人 , 甚至屡次试图杀妻骗保 , 外人眼中的“模范丈夫” , 面对她时却换了“恶魔”面孔 。 眼看李晓楠就要在江边遭遇苏睿毒手 , 然而天亮过后 , 岸边的尸体却是苏睿 。
《江照黎明》一开始 , 就为观众呈现了这样一个充满戏剧反差的境况 。 在营造诡谲悬疑氛围的同时 , 同样引发现实关切——那便是“不出错”的婚恋选择 , 为何最终导向了“致命结局”?谈及该剧创作灵感 , 编剧黄芬表示是受到近两年社会案件的触动 。 因而在人物和剧情的细节中 , 我们也能找到一些现实的投射:比如苏睿热衷饲养冷血动物;比如其杀妻是为伪装成意外最终骗取巨额保险;再比如其购置大量治疗哮喘药物投毒、给私家车做手脚伪装车祸的杀人手段等等 。 这些细节观众此前都通过近两年的社会新闻有所了解 , 因而更容易沉浸在《江照黎明》设定的故事之中 , 对李晓楠逃无可逃的绝望遭遇感同身受 。
从2020年的《摩天大楼》《白色月光》到去年的《八角亭谜雾》 , 国内悬疑剧主创有意识地将目光聚焦于处于现实困境中的女性群体 。 这一次 , 《江照黎明》则更进一步:以李晓楠为核心 , 身边女性不论身份年龄 , 都面临各自的现实境况 。 这也就跳脱了一般悬疑推理剧次要角色“脸谱化”的窠臼 , 极大拓展了社会议题的讨论半径 。 作为第三者 , 于虹的性格扭曲源自于父亲极度的“重男轻女” , 以为“好男人”苏睿是自己脱离原生家庭的救命稻草 , 殊不知自己却成为对方意图还债的猎物 。 而对于负责苏睿案件的女警官 , 则展现了职场女性平衡家庭和工作的两难 。 正如黄芬所说 , 主创是在悬疑剧中“见缝插针”地塑造不同类型女性 , 鼓励现实中的女性勇敢面对困境 。
相比于不少观众选择快进倍速看的“掺水剧” , 《江照黎明》的水分不在台词与情节 , 而在于缺少驾驭平衡悬疑叙事与社会议题的能力 。
悬疑部分 , 在拍摄手法上 , 该剧有诸多出彩之处 。 不过 , 该剧在悬疑案件的展开中却虎头蛇尾 。 比如该剧男主角、白客饰演的王诚 。 前期 , 他是“谁是凶手”谜题的干扰项 。 中后期 , 他既是李晓楠情感与生活的“拯救者” , 又是苏睿案的受害者家属 , 同时又身负破解李晓楠姐姐“案中案”谜题的使命 , 多重线索看似令案件迷雾重重 , 不断反转 , 可每条线非但没有充分展开 , 反而由于“主角”这一身份很快被观众排除嫌疑 , 进而看透剧集的“底牌” 。
在这之后 , 主创就将不少笔墨留给了情感部分 , 然而闪回片段里的零碎情节又很难完整地呈现困境 。 比如为了展现世俗眼中精英女性照样有难言之隐 , 就安排李晓楠的姐姐李暮楠在婚姻中受到强势丈夫的牵制 , 被迫成为全职太太 , 哪怕在娘家也没能寻求到支持 , 最终被丈夫间接害死 。 而这影响了妹妹李晓楠的感情观 , 最终落入苏睿的魔掌 。 遗憾的是 , 不管是挖掘少女时代的“时间胶囊” , 还是姐姐墓前几场戏 , 都没能展现李暮楠与李晓楠的姐妹情深 , 反而被观众解读为拖垮主线叙事进度的“水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