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了 , 先写 , 等雪一停就去寄 。 ”杨兴龙转头坐到桌旁 , 摊开信纸 , 认真地写着想对夏叔叔说的话——
“亲爱的夏叔叔 , 您好!虽然我们这里下大雪把路堵了 , 不知道这封信什么时候能寄到您手里 , 但我还是想快点告诉您 , 我今年期末又拿奖状了……”
这个叫杨兴龙的男孩今年10岁 , 来自宁夏银川 , 是月牙湖乡海军希望小学四年级回族学生 。 他信中称呼的夏叔叔身在遥远的东海之滨 , 是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场站军械股长 。
两年前 , 一次特殊的“相遇” , 让原本如两条平行线般毫无交集的杨兴龙和夏鋆产生了命运的交点 。
月牙湖乡海军希望小学 , 是一所由东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援建成立的学校 。 在部队资助下 , 一茬茬学生走进这座校园 , 又走出月牙湖乡 , 走到了更大的世界追逐人生梦想 。
2020年 , 为了响应国家教育帮扶工程 , 夏鋆所在场站21个党支部与学校里的50个孩子结对帮扶 。 结对的现场 , 夏鋆一眼看到了名单上“杨兴龙”的名字:“我就选杨兴龙这个孩子吧 , 这个名字有寓意 , 希望他能像龙一样 , 飞得更高、更远 。 ”
从这天起 , 那个虎头虎脑却有些沉默的男孩 , 和这位面庞坚毅的海军军官有了一种特殊的联系 。
第一次见到杨兴龙时 , 夏鋆没有留下电话号码和微信 , 只留下了一个地址——收信地址 。
“兴龙的老师告诉我 , 他的语文不好 , 所以我要想办法激励他多学习 。 ”夏鋆和杨兴龙立下一个特别的约定——写信:“有什么想说的就写出来 , 因为这是‘家书’ 。 ”
一个在西 , 一个在东 , 中间横亘着万水千山 。
贺兰山的雪飘不到温润的江南丘陵 , 毛乌素的风沙也吹不到常青的东海之滨 , 可蜿蜒东流的黄河水如一条看不见的纽带 , 将他们悄然连缀在一起 。 “虽然我们相距2083公里 , 但心只隔着一页信纸 。 ”夏鋆说 。
“收到兴龙给我写的第一封信时 , 我有些意外和兴奋 , 没想到他真的履行了我们的约定 , 而且这么快 。 ”夏鋆原以为 , 孩子顽皮不爱学习很正常 , 何况写信这件事 , 还是他一个刚认识的“外人”给杨兴龙布置的作业 。
拆开信封 , 夏鋆有些哭笑不得:信纸皱皱巴巴 , 好几处都快被橡皮擦破了 。 许多字都是用歪歪扭扭的拼音代替 , 没有一个完整的句子 , 大多都是词语堆在一起 。 夏鋆是“连猜带蒙读完的” 。
“兴龙 , 你的来信我已经收到 。 虽然有些字不会写 , 有些词语还不会用 , 但我很高兴你能这么努力地给我写信……练习写信对学习语文有很大帮助 , 一定要多读拼音 , 多写汉字 , 多查字典 , 动口、动手、动脑……相信你下次来信时 , 字一定比这次写得更漂亮 , 句子更通顺 , 词语使用更准确……”
夏鋆认认真真地给杨兴龙回了信 , 随信寄去了一本新华字典和字帖 。
时光荏苒 , 如流星划过 , 无声无息 。 两年时间 , 夏鋆收到的“家书”已经积攒了厚厚一沓 , 杨兴龙长高了 , 信纸上的字迹也慢慢变得工整 。
翻看着一页页跨越山海邮寄到他手中的信纸 , 夏鋆开心地看到——杨兴龙的字会写了 , 词语会用了 , 句子越来越通顺 , 也能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好几次语文作文还拿了高分 。
这些变化 , 被杨兴龙落在笔端 , 写进信中 , 也收藏进夏鋆的心里 。
男孩寄来的87封“家书” , 被夏鋆整齐地摆放在一个雕花的木匣中 。 没事的时候 , 他喜欢数一数这些信的数目——
从1封 , 到87封 。 数信的时候 , 他好像又走过了一趟跟杨兴龙这位小朋友从相识、相知到相互惦念的时光旅程 。 他期待未来的岁月 , 这沓信会变得更多、更厚 , 木匣总有一天会被男孩宝贵的成长故事填得满满当当 。
- 临高|5本殖民海外的种田经营小说,主角敢打敢拼,一步步强大起来
- |无情对两百副赏析(一百〇九)|联·苑
- |婚前说好带彩礼回家,她却一分都没带,还威胁丈夫给弟弟找工作
- 蜗牛|金箍棒重达13500斤,大禹一个凡人是如何提起来的?
- 公主|西游中一公主为何难逃死劫?她得罪的人地位太高
- |冯骥才作品:书房花木深
- 生活|来自内心的火
- 一生|从深渊到深山
- |如来召开宴会最不可能邀请的宾客是谁?灵山有一人和他有深仇大恨
- |被低估的女画家,她的超写实作品,比一众男性画家还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