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文艺评论丨《猎罪图鉴》:画皮之外更要画心

剧情|文艺评论丨《猎罪图鉴》:画皮之外更要画心
文章图片

好奇、冒险、求刺激或许是人类在内啡肽驱使下的一种本能 , 而探索真相、匡扶正义又实在是很多人年少的梦想 。 因而 , 能够带着观众沉浸式破案抓坏人的刑侦剧始终是电视剧江湖中成熟而坚挺的一支力量 。 而2022年第一部能够引起热议的刑侦新剧的光环 , 显然属于占得先机的《猎罪图鉴》 。
刑侦剧作为一种剧作类型是有底蕴和历史的 。 以最严苛的标准的来划分 , 凭借一部横空出世的《九一八大案纪实》 , 1994年也可算是无可争议的国产刑侦剧元年 。 此后近三十年 , 国产刑侦剧始终处于方兴未艾、佳作迭出的状态 , 与其他行业剧甚至类型剧相较 , 表现殊为亮眼 , 留下了《重案六组》等多部经典作品 。 而此番《猎罪图鉴》能够成功出圈 , 必然还是有点东西的 , 至少在皮相层面 。
最直观最具象的 , 当然是题材的创新 。 《猎罪图鉴》第一男主沈翊是警局画像师 , 呈现了画像师这样一个平时并不受关注甚至不为人所知的工种的工作情境 , 聚焦于他们的工作能对破案追凶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 , 这是一个颇具匠心的情节设置 。 毕竟 , 在以往的刑侦剧中 , 我们见惯了刑警、法医、法证甚至心理分析师、网络技术员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的大显身手 , 而《猎罪图鉴》显然给观众找到了新的兴奋点 。
不知从何时起 , 国产刑侦剧形成了一个极其尴尬却异常顽固的传统 , 那就是每一个或曲折或狗血的案子告破后总要来一段说教或者煽情来强行升华一下 。 《猎罪图鉴》因为题材的特殊性 , 画像师“画皮——画骨——画心”三阶人设 , 成功将这一传统合理化 , 刻意仍显刻意 , 但似乎没那么突兀了 , 毕竟还是在讲画儿且至少没有与主线剧情完全割裂 。 而全剧双男主的人物设定 , 沉迷工作无人恋爱 , 免去了探案之外雷人拖沓的情感线 , 也因而只有20集的长度 。
剧情|文艺评论丨《猎罪图鉴》:画皮之外更要画心
文章图片

上述种种 , 使得《猎罪图鉴》在各种统计和网络声量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 但这只是电视剧作为商业产品的成功;要问的是 , 作为艺术形式的剧作 , 究竟怎么样呢?借用剧中人所言:电视剧究竟是仅仅画皮了还是努力画心了呢?
在我看来 , 《猎罪图鉴》在题材上仍然是缺乏实质的创新 。 优秀画像师沈翊凭借自己神乎技矣的画术 , 侦破一个又一个曲折离奇的复杂案件的奇妙经历——看着“皮”是焕然一新的 , 之前没人专门关注过画像师这个群体;但作为“心”的叙事架构并没有突破观众司空见惯的套路:不过是强调某一个特定的不太为人所知的职业对于破案的特别作用而已 。 说白了 , 就是单纯的警察抓坏人的剧情太多 , 观众看烦了 , 于是《鉴证实录》开始展现物证技术人员的鉴证工作 , 《法医秦明》描绘了法医对于破案的重要贡献 , 而今《猎罪图鉴》又让观众见识了警局中画像师这样的存在 。 之所以说其仍然是套路 , 是因为不知从何时起 , 天才却孤傲 , 背负沉重过往与秘密成了此类刑侦剧主角的“标配” 。 沈翊有着诸如望骨画脸、三岁画老这些仿佛开了挂的神奇技能 , 并在洞察力、分析力等各方面睥睨全局 , 可是却在年轻时卷入对于前刑警队长雷一斐的谋杀案中 , 至今对着镜子都会表现出神秘而诡异的目光……对照“标配” , 全中 。 那么 , 这样的画像师沈翊 , 与法医秦明、明川 , 与鉴证科高彦博、林家原究竟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尽管看着乱花迷眼 , 但是这种将电视镜头在不同职业群体中进行切换就是创新了吗?公安部门内部的不同工种就那么有限的几种 , 拍完了之后怎么办?还要不要继续拍刑侦剧?又如何拍?仅仅是表现公安系统内不同警种在形式上的差异 , 而剧情设置、讲述技巧以及精神内核却高度同质化 , 终究是把国产刑侦剧的道儿越走越逼仄 , 无法永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