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坛|《歌手》的悖论:不管谁拿歌王,总会有人站出来反对?( 二 )


因此 , 《王松》的片头噱头似乎不如《是》 。 毕竟虽然制作工艺不科学 , 但是大家对这个噱头的热情很高 。
当然 , 如果用统一的方式来解释这种热情似乎过于笼统和不准确 , 我们不妨用更客观的方式来解释群众的不赞成 , 尽管也是四个字:时代变了
“时代变了”这四个字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解释:一是音乐生态的变化;第二 , 音乐圈的细分;是前两个环境因素 , 也就是网络生态的背景 。
与十几年前的“天王”和“天后”相比 , 我们似乎总觉得如今的歌手失去了一些魅力和力量 , 这也是如今的“歌王”难以引起大众共鸣的原因之一 。
而这个东西来自两个方面 。 从好的方向来说 , 原来观众的耳朵被单一的传播渠道所垄断 。 每个人都听广播和电视上播放的内容 。 职业歌手出道都集中在唱片公司手里 。 相对于广大的观众 , 歌手之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 好嗓子和好演绎几乎是歌手的立身之本 。
magehandler/891395ec-7d96-43d9-9e20-967d5341c678?from=pc">从不好的方向来说 , 如今这个人人能评论的时代 , 纵使劣币能被大家识别 , 但误伤甚至恶意中伤也总是存在 , 外行指点内行的事时有发生 , 音乐素养普遍不高的情况下 , 盲目崇拜资历似乎成了另一种怪象 。
而歌坛圈层的细分化也导致谁不服谁的事件频繁发生 , 由于大众评审天然按喜好打分 , 综艺又往往为了取悦普通大众而对这种找外行点评内行的行为美其名曰市场选择 。
爱好多元审美就多元 , 伪乐评的泛滥成灾又很容易造成对歌手风评的二次伤害 , 且也没有真正的专业科普能让大家有个统一标准 , 共识的取得就愈发困难 。
互联网让人人可发声这事本来就是双刃剑 , 因为“人人”的素质和抗拒风向的能力实在是很难评估 。
几乎不可能期待每个人都有很好的音乐素养和理性 , 哪怕有 , 按照勒庞的观点把他放到一群人的言论中其非理性的可能也会加倍提升 。
【乐坛|《歌手》的悖论:不管谁拿歌王,总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何况 , 谁学生时代的音乐课不是被数学老师占来讲题呢?即便如此本科率还只有4%的国内 , 又能保证谁是真的在听歌 , 而不是被商业制作和乐评噱头扰乱了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