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丨孙汉田:生活中的大与小,诗歌中的动与静( 二 )


全线溃败之下
我在反思前天的剁椒鱼头
昨天中午的巧克力
昨天晚上的炸鸡
【|诗评丨孙汉田:生活中的大与小,诗歌中的动与静】熬夜看的电影
今天早上的烤面包
今天中午的方便面
没有节制的欲望
累积起来的快感
痛苦都会在一条线上
等着你 , 替你中和
“剁椒鱼头”“巧克力”“炸鸡”这些意象 , 像是一幅幅快速穿插剪接的画面 。 诗句中不再展现连贯的“动作” , 而是在这种连续的画面切换之间 , 让读者逐步抽离 , 不再停留于某一个具体的意象 。 在诗人写到“欲望”“痛苦”之前 , 就已经像诗人一样 , 开始思考生活中放纵与痛苦的关系 。
王晓露的诗歌 , 因其思考和写作的深度 , 常常采用这种抓住一点 , 深掘细挖的写法 。 《关于疼痛的战争》 , 即从生活中的一次牙疼着手 , 继而深入到欲望 , 矛盾而纠结的快感与痛苦 。 类似的还有《池鱼》 , 也是从鱼缸里的鱼 , 去反思和批判现代生活 , 特别是“中产阶级生活”的脆弱和虚幻 。 诗歌先写“池鱼算中产阶级”“岁月静好是池鱼的标配” , 用池中鱼生活的安稳和安稳之中的小乐趣 , 来象征“中产阶级生活”的日常情态 。 不过很快 , 诗歌就毫不留情地揭露了这种生活的虚幻和脆弱:
如果不去贪图诱饵
如果没有人涸泽而渔
如果城门不失火
“池鱼”此一诗歌意象 , 本身就是来自身边的“小事物” 。 在诗中 , 它也恰恰是一种“中产阶级”小生活的象征 。 在诗的尾声 , 王晓露又一次犀利而辛辣的“图穷匕见” , 让一种带着清醒的刺痛扎进读者的思绪当中 。 在最后一个诗节之前所描写的一切安宁、享受的图景 , 被诗人打破 , 而打破图景的过程 , 也是思考和批判向下深入的过程 。
王晓露这种富有个人特色的创作风格和手法 , 常常令我想到自己熟悉的“两个王晓露”之形象 。 一个是有审美和艺术追求的诗人王晓露;一个是理性、缜密、深刻的编辑王晓露 。 这两种气质 , 既有分别 , 又有交融 , 浑然天成地表现或折射于王晓露的诗作中 。 王晓露的诗歌 , 表现深刻哲思主题的作品占绝对多数 。 在处理这种哲思主题的时候 , 王晓露很少追求朦胧隐晦的效果 , 而是选择鲜明的诗歌意象完成隐喻表达 。 简单来说 , 就是思想明晰 , 主题明确 。 这让我想到编辑王晓露 , 精确而严谨 。 另一方面 , 王晓露对于诗歌中动态、静态美感的调谐 , 又充分地体现出他在诗歌美学上敏感的本能和精细入微的技巧 。 这种对艺术审美的敏锐感受和极致追求 , 又让我眼前浮现出一个清晰的诗人形象 。 这个诗人不缺乏深刻 , 但同时 , 他也坚持用诗——诗的语言、诗的美学、诗的情绪——来表达这些深刻 。
生活中的大与小 , 诗歌中的动与静 , 理性与感性 , 哲思与唯美 , 这些彼此相依而又迥异的气质 , 碰撞、聚变 , 最终塑造了王晓露诗歌 。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纠缠和锤炼 , 王晓露的诗歌 , 美得深邃厚重 , 又美得舒展轻盈 。
(原载于“欧洲华文笔会”微信公众号)
|诗评丨孙汉田:生活中的大与小,诗歌中的动与静
本文图片

孙汉田 , 山东济南人 , 90后 , 欧洲华文笔会会员 , 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语言学博士 。 从事现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工作 , 研究重点为现当代华文文学刊物和报纸副刊 。 自2016年赴欧深造以来 , 发表了数十篇诗人采访及诗歌评论 。
|诗评丨孙汉田:生活中的大与小,诗歌中的动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