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丨孙汉田:生活中的大与小,诗歌中的动与静

|诗评丨孙汉田:生活中的大与小,诗歌中的动与静
本文图片

|诗评丨孙汉田:生活中的大与小,诗歌中的动与静
本文图片

生活中的大与小 , 诗歌中的动与静
——王晓露诗歌赏析
文/孙汉田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 我一直在笔会会刊上跟读王晓露的诗歌 , 又因王晓露各种创作活动频繁 , 作品层出不穷 , 我的感触也比较散碎驳杂 , 五彩纷呈 。
王晓露于我亦师亦友 。 我们同在笔会编辑部 , 又同是诗歌方面的负责人 , 所以他与我又是紧密合作的搭档 。 因而 , 读他的诗时 , 我会不可避免地联想到他平时说话做事的形象 。 在阅读和体悟的过程中 , 诗人王晓露与编辑王晓露 , 经常交错重合地出现在眼前 。 两个形象彼此矛盾 , 却又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一致性 。
王晓露的诗歌 , 有一种不易言说的、独有的审美取向 。 如果一定要加以概括 , 我愿意称之为“动与静的矛盾” 。 《桃子》和《池鱼》两首 , 其展开的过程 , 看上去仿佛是一幅静物画 。 譬如《桃子》的开头:
一枚桃处在午后的安宁中
表面的细小绒毛打着瞌睡
但是王晓露的诗歌 , 从不停留于静态美感的描写和发掘 。 诗人不是一个“唯美”、“唯形式”的追求者 。 恰恰相反 , 这种小的、静态的描写 , 常常是王晓露展开进一步表达的一个引子 。 这种静态的美感往往只是一瞬 , 很快诗人就会主动破坏这种静态的平衡美感 。 这种静与动的变化 , 在《我给大海一次机会》一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此刻 , 我面对着地中海
骚动的海从两千米外看格外平静
如同没有欲望的老人
阳光不再刺目
温和洒下 , 带着一种令人惋惜的壮美
金色的、跳跃的、每分钟都在衰败的
我竟然想起一句话
“人之将死 , 其言也善”
阳光也是如此吗
诗的第一节当中 , 这种由静态到动态的过程 , 相当典型 。 虽然是“骚动的海” , 然而在诗的开头 , 却是“格外平静” , “如同没有欲望的老人” 。 这既来自于作者的感受 , 也是作者书写中一种无意识的表现 。 “海”变成了一个相对静态的 , 稳定的审美对象 , 甚至是一个符号 。 而这种静态化的处理 , 对诗人而言 , 是很有必要的 。 因为这种静态稳定的状态 , 让诗人得以深入到这幅画面之下 , 挖掘深入诗歌的深层主题 。 而在挖掘的过程中 , 原有的静态图景也就随之被打破了 。
“阳光不再刺目” , “每分钟都在衰败” , 静态的图景被打破 , 进入了动态 , 诗人也随之沉入到画面之下 , 开始切入诗歌的内涵 。 “阳光也是如此吗” , 这个问句 , 在相对平静的诗句之后 , 给予了一种动态的活力 , 更给予了一种哲思 。 这些哲思 , 才是诗人更着意想要书写和表达的东西 。
作为诗人 , 王晓露从不忽略对哲思之深的追求 。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思索和感悟时时刻刻伴随着王晓露的诗歌创作 , 他的诗歌 , 从主题内涵来看 , 多见从身边小景、生活小事而起的创作方法 。 譬如《关于疼痛的战争》 , 是从牙痛展开的 。 有谁未曾遇到过这样的小烦恼呢?
疼痛从上颚的牙根出发
沿着右边的脸颊一路进攻
我能感觉到神经在燃烧
牙疼是一桩司空见惯的小事 , 但是王晓露却从身体和精神两个层面 , 细心挖掘自己的感官体验 。 《关于疼痛的战争》其开篇尤具动态感 , 但是第一诗节的思维是相对静态的 。 王晓露不急于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思考或感想 , 而是将一瞬的动态感受真切凝练地记录下来 。 好像一段电影 , 却又远远超出了视觉的表现能力 。 在不惜笔墨地用了三个诗节去表现“牙痛战争”的进退起伏之后 , 作者方才又一次进行了动静之间的转换 。 使本来流动的思绪 , 被处理成了类似电影蒙太奇一样的画面“切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