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相比于您在《人世间》中饰演的骆士宾,于钟声这个人物最吸引人的魅力是什么?
答:钉是钉,铆是铆,一丝不苟,无论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地去做 。 当利益和自己坚守的底线发生冲突的时候,利益一定是给底线让路的 。 这是于钟声这个人物的根,无论他做什么行业,做什么事,这都是他坚守的 。 这种精神在当下,挺难得的 。
问:《鼓楼外》涉及到很多传统木工手艺,于钟声也是木匠,为此您拍这个戏是不是也做了很多准备?
答:玩家具是我最大的业余爱好 。 我从中戏毕业后,进入北京人艺演话剧,后来有幸认识了大编剧邹静之老师,邹静之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就有老家具,他也写了很多戏,然后又通过他,我认识了王刚老师 。 所以,我特别早的时候就跟着他们一块玩老家具,北京话叫“玩”,他们都是手把手地教我,让我对老家具有了一些了解 。 另外,我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是在家具城,或是木工房这边跟着邹静之老师一起度过的 。 从看木头开始,这是什么木头、什么时间、什么材质,然后怎么做?明清家具有什么特点,到民国又是什么特点?挺好玩的 。 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着这个业余爱好,所以这是我平常生活中的一点小积累 。
问:这次您既当导演,又当主演,您觉得最大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
答:演员是感性的,演员活在角色里 。 导演是理性的,导演是活在剧里 。 我呢,是一会活在这部剧里,一会活在演员角色里,这是太难的一个挑战 。 因为你当导演,你得指挥剧组的服装、化妆、道具、摄影、美术、录音等部门,一定是理性地在说你们应该怎么准备 。 而演员是不用管这些的,你就踏踏实实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就行了 。 所以我是跳进跳出,这部剧真的是挺考验我的 。 拍完这部戏后,我就不再自导自演了,因为我觉得哪方面都有欠缺,而且我还是一个比较追求完美的人,要不我踏踏实实导一部剧,要不我就踏踏实实去演一个剧,这是两个行当 。 但这次经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创作历练,我也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 虽然辛苦,但现在看到这部作品成功播出,我心里还是很甜的 。
本文图片
谈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通过《鼓楼外》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
问:《鼓楼外》里有很多富含人生哲理的金句,引人深思,比如师父易大船说的“若争小可、便失大道”,您怎么看剧里蕴含的这种人生韵味?
答:若争小可、便失大道,这句话真得太好了,意思是你如果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太追逐眼前的利益,便会失去更大的东西,失了大道,甚至把自己也给陷进去 。 现在的人很容易被眼前的东西迷惑,不知道活的根本是什么 。 比如于钟声是个木匠,他的不忘初心,就是把手上每一件木工活做好,踏踏实实静下心做好本职工作 。 专心把这个事做好了,一定也会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而不是做这个不行,做那个又不行 。 还有一句老话——“冤家宜解不宜结”,这句话说了很多年,但是真正能做到,太难了 。 剧里我和海一天饰演的二师弟尹东义就因为仇恨,一直在斗,互相较劲,最后斗得两败俱伤,落得一场空 。 兄弟争斗这种事在当下经常发生,争来争去,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对我们还是有所启示的 。
问:《鼓楼外》通过木匠手艺和家具,弘扬工匠精神,传递中国传统文化 。 您怎么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答: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工艺有很多,里面蕴含着精妙的技艺和令人崇敬的工匠精神 。 比如家具、瓷器、紫砂,这些东西都是咱们中国的传统手艺,做工讲究,都是当年全世界追捧的奢侈品 。 现在国外很多大的博物馆里,都有中国的明清家具馆 。 择一事,终一生 。 通过《鼓楼外》能看到什么是工匠精神,然后可能会给观众启发:我做的这个职业,我是不是也这么认认真真地研究,用心做好了?包括我们拍戏也是,也要一丝不苟、踏踏实实把每一个镜头、每一个道具、服装都尽力弄到最好 。 比如《鼓楼外》中需要很多紫檀家具、黄花梨家具出镜,这些名贵家具都是剧组借来的真品 。 归还时,我们会专门用棉被精心包裹好再运输,避免发生磕碰 。 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
- 主题|治愈悲伤:《G弦上的咏叹调》
- 老爷子|作家石钟山“非典型”谍战小说《问苍茫大地》首发
- 猎罪图鉴|“黑马”悬疑剧《猎罪图鉴》:美学与刑侦的结合
- 一生|“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陶行知年谱长编》首发
- |“艺”起战疫|烟台医护人员原创《有你,世界更美丽》
- 闲听落花|以老苏沪棉纺织历史为创作蓝本,“闲听落花”新书《吾家阿囡》上线
- |品读美的真谛
- 郦波|郦波教授的诗《春归》,就是一个大拼盘?还不知啥味儿
- |音乐剧《飞天》上线 梦回瑰丽敦煌让天籁跨越山海
- |门阀才子叹息古人遗风不存,崔颢《题沈隐侯八咏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