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
《光明日报》刊登文章
中国考古的当代故事
——走进三星堆博物馆
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图片
具体报道如下:
从四川德阳广汉市北面出城 , 沿鸭子河西行7公里 , 密林掩映的三星堆博物馆出现在眼前 。 过去两年间 , 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出土大量稀世文物 , 使三星堆遗址继1986年大规模发掘后 , 再次震惊世界 。
这两年 , 无数专家学者、考古爱好者、网友、游客把目光聚焦到祖国西南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 博物馆的游客量猛增十倍 。 三星堆 , 成为又一个长期霸榜的“文博界顶流” 。
这个春天 , 采访人员再次走进神秘的三星堆 。
让文物得到最精细呵护
三星堆博物馆外 , 金黄色的油菜花铺满田野 , 一个灰色的大跨度钢结构大棚矗立其间 。 “大棚刚建成就发挥了巨大作用 。 ”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部长余健回忆 , 2020年8月 , 广汉遭遇持续性大暴雨 , 当时为寻找、确认祭祀坑 , 已经在发掘现场钻了很多探孔 , 幸亏有大棚挡雨 , 这才避免了雨水顺孔浸入坑内损害到文物 。
大棚内 , 6个祭祀坑上分别罩着透明玻璃舱 , 以确保它们恒温恒湿 。 舱内 , 身穿全套防护服的考古人员 , 正小心翼翼地忙碌着 。
采访人员看到 , 玻璃舱内有载人平台、起吊装置、纹理采集装置、3D/光谱信息采集装置 , 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均在严密监控之下 , 多台摄像机全过程记录着考古发掘……文物一出土 , 便被快速送进设置在现场的实验室 , 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原始信息 , 并在严格保护中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工作 。
“之前 , 我们往往是整体提取文物回实验室进行研究 。 现在 , 我们是把实验室搬到考古现场 。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中心主任谢振斌说 , 精细化考古 , 让文物应急保护更加精细、准确、及时 。 如此集中地使用这些设备 , 目前在全国乃至全世界 , 三星堆都属“尝鲜” 。
“坑内象牙叠压着象牙 , 提取时必须万分小心 。 同时 , 工作面不能敞开太大 , 提取时间不能太长 , 否则象牙将迅速失水粉末化 , 所以趁手工具和熟练操作就变得十分重要 。 ”余健介绍 , 考古人员根据之前出土象牙的保护经验和研究成果 , 自己制作了掏土、穿线、清理、抬升等工具 。 此前考古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 在此次发掘中起到关键作用 。 目前 , 数百根完整提取的象牙正安全地躺在恒温恒湿的冷藏库内 , 等待着进一步清理和修复 。
余健还告诉采访人员 , 坑内文物每提取一层 , 都要再进行一次全方位信息采集 , 确保文物出土时的状态得到全面记录 。 他说:“考古发掘不只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事情 , 有的难题我们暂时还不能破解 , 但留下足够的信息 , 今后的研究工作就有了进一步深入的基础 。 ”
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 , 推动着考古工作不断进步 。 1986年 , 抢救性发掘只能依靠手刨人抬;而这次发掘提前做了充分的文物保护预案 。 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 , 课题预设、保护同步、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合作 , 前所未有的高科技发掘 , 力求使出土文物得到最精细呵护 , 力求不丢失每一块泥土中可能存在的有用信息 。
其实 , 科技对三星堆遗址考古的加持 , 只是全国文物科技创新工作的冰山一角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以文物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为“双轮驱动” , 包括考古在内的文物事业开创出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 。 采访人员从国家文物局了解到 , 仅2021年就有61项文物科技创新任务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环境考古、分子古生物学、年代学与动植物考古等联合实验室部署建设 , 专有装备研制应用也在持续推进 。 文物保护利用学科体系建设正在大步行进 。
- 俄罗斯|事业单位招聘出现“萝卜坑”,看到这些条件,报名时就要小心了
- |地产营销岗位多多?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错觉!
- 天蝎座|博士和“博士后”看起来差别不大,实际上却大有不同,别理解错了
- 风筝|好品山东丨走近山东手造,看一双手到底能创造出多少好物?
- 薛宝钗|红楼梦:从薛宝钗薛宝琴两姐妹的婚事,看薛家的衰落
- |强推三本近期完本小说佳作,总字数800万字,疫情在家看过瘾!
- 郭靖|从武学配置上看,神雕末尾,杨过能否战胜郭靖?
- 陈开怡|够了,我不想再看到这毒妇
- |22岁的美女画家,搞“盲盒画”被抢购一空,让人直呼看不懂
- |快来看一看你是什么的狂热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