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云林自论画云:“仆之所谓画者 , 不过逸笔草草 , 不求形似 , 聊以自娱 。 ”又论画竹云:“余画竹 , 聊以写胸中逸气耳 , 岂复较其是与非 。 ”吴仲圭论画云:“墨戏之作 , 盖士大夫词翰之余 , 适一时之兴趣 。 ”由是观之 , 可以想见文人画之旨趣与东坡若合符节 。 元之四大家 , 皆品格高尚 , 学问渊博 , 故其画上继荆、关、董、巨 , 下开明清诸家法门 。 “四王”、吴、恽都从四大家出 , 其画皆非不形似;格法精备 , 何尝牵强不周到 , 不完足?即云林不求形似 , 其画树何尝不似树 , 画石何尝不似石?所谓不求形似者 , 其精神不专注于形似 , 如画工之钩心斗角 , 唯形之是求耳 。 其用笔时 , 另有一种意思 , 另有一种寄托 , 不斤斤然刻舟求剑 , 自然天机流畅耳 。 且文人画不求形似 , 正是画之进步 。 何以言之?吾以浅斤取譬:今有人初学画时 , 欲求形似而不能 , 久之则渐似矣 , 久之则愈似矣 , 后以所见物体记熟于胸中 , 则任意画之 , 无不形似 , 不必处处描写 , 自能得心应手 , 与之契合 。 盖其神情超于物体之外 , 而寓其神情于物象之中 。 无他 , 盖得其主要之点故也 。 庖丁解牛 , 中其肯綮 , 迎刃而解 , 离形得似 , 妙合自然 。 其主要之点为何?所谓象征Symbol是也 。
本文图片
陈师曾《秋葵图》纸本水墨 30.7×63.6cm
征诸历史之经过 , 汉以前之画甚难见 , 三代钟鼎之图案与文字 , 不过物象之符记 , 然而近似矣 。 文字亦若画 , 而不得谓之画 。 汉之石画 , 古拙朴鲁 , 较三代则又近似矣 。 六朝造像 , 则面目衣纹俨然画家法度 , 此但见于刻石者也;若纸本缣素 , 则必彩色工丽 。 六朝进于汉魏 , 隋唐进于六朝 , 人意之求工 , 亦自然之趋势 。 而求工之一转 , 则必有草草数笔而摄全神者 。 宗炳、陆探微之有一笔画 , 盖此意欤?宋人工丽 , 可谓极矣 , 如黄筌、徐熙、滕昌祐、易元吉辈 , 皆写生能手;而东坡、文与可 , 极不以形似立论 。 人心之思想无不求进 , 进于实质而无可回旋 , 无宁求于空虚以提揭乎实质之为愈也 。 以一人之作画而言 , 经过形似之阶级 , 必现不形似之手腕 。 其不形似者 , 忘乎筌蹄 , 游于天倪之谓也 。 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自十九世纪以来 , 以科学之理研究光色 , 其于物象 , 体验入微 , 而近来之后印象派乃反其道而行之 , 不重客体 , 专任主观 。 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联翩演出 , 其思想之转变 , 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 , 而不能不别有所求矣 。 或又谓文人画过于深微奥妙 , 使世人不易领会 , 何不稍卑其格 , 期于普及耶?此正如欲尽改中国之文辞以俯就白话 , 强已能言语之童而学呱呱婴儿之泣 , 其可乎?欲求文人画之普及 , 先须于其思想品格之陶冶 。 世人之观念 , 引之使高 , 以求接近文人之趣味 , 则文人之画 , 自能领会 , 自能享乐 。 不求其本而齐其末 , 则文人画终流于工匠之一途 , 而文人画之特质扫地矣 。 若以适俗应用而言 , 则另有工匠之画在 , 又何必以文人而降格越俎耶?
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 , 第二学问 , 第三才情 , 第四思想;具此四者 , 乃能完善 。 盖艺术之为物 , 以人感人 , 以精神相应者也 。 有此感想 , 有此精神 , 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 。 所谓感情移人 , 近世美学家所推论视为重要者 , 盖此之谓也欤!
- END -
- 宋韵|老傅画宋韵|《雪霁晓行图》
- |世界水日,北京50幅学生书画展现运河之美
- |著名画家久扬
- |意识流超载的自画像:在晦涩且怪诞的现实边缘,他只需要一支铅笔
- 安迪·沃霍尔|估价约12亿元!这幅画将被拍卖!长这样
- 景致|四川茂县:8万余亩李花盛开美如画
- 上海市档案馆|“文武(邬)双全”插画将入藏上海市档案馆,留存抗疫记忆
- 杨志华|抗疫中的桐乡漫画人(二)——杨志华
- 锅晓斋|传统日本画最后的大家,伦敦展河锅晓斋
- 集雅斋画谱|《集雅斋画谱》梅谱,幽芳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