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线上读书会|我们对“何为贫穷”的偏见( 三 )


刘勰|线上读书会|我们对“何为贫穷”的偏见
文章图片

春暖花开·遇见唐诗——《唐代五诗人》新书发布会
时间:3月26日(周六)19:00-21:00
地点:抖音·康震直播间、抖音·人民文学出版社直播间、人民文学出版社微信视频号
嘉宾:张炜(作家)、康震(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日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张炜全新文化随笔《唐代五诗人》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 。 该书择取王维、韩愈、白居易、杜牧和李商隐五位唐代重要诗人 , 从历史、哲学、诗学、美学、文学史和写作学的角度 , 深入诗人不同的精神与艺术世界 。 在唐诗中 , 我们与这些诗人相遇 , 在诗人的人生中 , 我们与自己相见 。 3月26日晚 , 张炜携新书《唐代五诗人》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一起 , 春暖花开聊唐诗!
刘勰|线上读书会|我们对“何为贫穷”的偏见
文章图片

汉帝国的绘画
时间:3月26日(周六)19:30
地点:风直播、哔哩哔哩·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
主讲人:缪哲(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中国绘画的萌芽 , 大约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 , 即春秋战国之际;到了两汉之交 , 也就是公元1世纪前后 , 它取代了平面设计 , 成为中国二维艺术的首要类型;又过了100多年 , 也就是东汉中后期 , 再现绘画的基本技术 , 比如体积、空间的呈现技术 , 就都发明出来了 , 从而就结束了中国绘画的古典时代 。 那么 , 绘画在战国秦汉间的诞生与确立 , 与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知识生产以及象征体系有什么关联?两汉之交 , 即绘画传统建立的“轴心时刻” , 汉帝国的礼制与意识形态 , 是如何“变形”为绘画、并进而促进绘画传统之诞生的?3月26日 ,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将举办本年度第二场“艺术与人文高端讲座” , 特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从灵光殿到武梁祠:两汉之际帝国艺术的遗影》作者缪哲先生 , 以“汉帝国的绘画”为题发表报告 。
梅园经典共读:谭同学《双面人》
时间:3月27日(周日)15:00-17:30
地点:腾讯会议(ID:172136202)
主讲人:谭同学(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双面人》写的是乡村人生史的故事 , 这些常常被一笔带过的个体生命历程 , 被作者谭同学以借鉴《史记》的形式描写 , 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横跨六十多年的田野绘卷 。 本期梅园经典共读沙龙 , 邀请到了《双面人》的作者谭同学 , 以线上共读的形式 , 带领我们放下对农村的刻板印象 , 走入位于岭南的程村 , 感受它独特的人文风情 , 和其折射的时代精神 。
刘勰|线上读书会|我们对“何为贫穷”的偏见
文章图片

对厄尔神话中一个天文细节的新柏拉图主义解读
时间:3月27日(周日)16:00-18:00
地点:ZOOM会议(ID:2988778714)
主讲人:马尔杰·马泰恩(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古代哲学教授)
“国际柏拉图主义名家系列讲座”第三讲 , 邀请专攻新柏拉图主义的马尔杰·马泰恩教授主讲“对厄尔神话中一个天文细节的新柏拉图主义解读” 。
刘勰|线上读书会|我们对“何为贫穷”的偏见
文章图片

如何“成为”波伏瓦?
时间:3月27日(周日)19:00-21:00
地点:腾讯会议
嘉宾: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冯媛(为平妇女支持热线负责人)、岳路平(数字策展人、跨界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