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
【美学|左手理性,右手感性】由全媒体时代衍生出媒体即生活 , 推而及至生活也就是散文 。 的确 , 散文的写作有了一些繁荣 , 其中 , 可读的作品也颇多 , 但真正有味耐读的却鲜见 , 或是碎屑生活的唠叨 , 或是沉湎于历史的老旧 , 或是虚多实少的泡沫 。 刘琼的《花间词外》可以说是这鲜见中的一种 。
《花间词外》这个题名与作品所写内容可谓天作之合 , 四个字至少可读出三个关键词:一是“花间” , 二是“词” , 第三就是这个不可忽略的“外” 。 作品中的“花间”是显见的 , 凡十二篇 , 从起始的《兰生幽谷无人识》 , 到终末的《不作天仙作水仙》一一写到梅花、荠菜花、芙蓉、丁香等12种花物 。 “词”由花生 , 书写因花得句、由词传花的种种 , 可名之一种独特的“刘琼词话” 。 而“外”则由“内”自来 , 作者得之于自然、生活和艺术中的认知感悟 , 又能超拔其间 , 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美学、生活美学和文学美学等的凝思 。
从《花间词外》中真真切切地读到了另外一种“艺术哲学” 。 作品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 每个领域都是浩瀚的海 。 有赖于作者充分的知识储备、捷达的思想能力和雅俗兼得的语言表达 , 所以能自在地游弋 , 航行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领海 。 花间、诗词、美学 , 仿佛是那能够满足多种味蕾需要的蒸糕 , 作品的结构也犹如精致的蒸架 , 将它们有机地集纳 , 浑然一体 , 又别见异彩 。
刘琼说过:“读书无非两个目的:益智、生趣 。 虚构也好 , 非虚构也好 , 都是这样 。 ”这是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给出有价值写作应有的基本要素 。 在各种文体写作中 , “益智”与“生趣”对于散文更为重要 。 正是在这两个关键点上 , 《花间词外》有着特别的优长和看点 。 智者 , 智慧 , 在散文中有价值的生活经验、自然与社会知识以及作者认知与思想的方法等 , 都能有助于增加读者的灵智 , 这是好散文必要的“硬件” 。 “生趣”就是作品言有趣味 , 情趣、意趣、乐趣等溢然 。 “生趣”的写作既是作者智慧的自然流露 , 又是散文之美的重要标识 , 这是好散文应有的“软件” 。
以集中的《兰生幽谷无人识》为例:开篇即解题 , 介绍诗句的出处 , 列举古代诗文中对于兰的抒写;继而闪回现代 , 写入曾经流行的歌曲《兰花草》、皖南兰草的物性、移栽兰草的经验;再由兰草陡转至皖南盛开的杜鹃花 , 联想到《映山红》及其电影《闪闪的红星》 , 回叙青少年时代的生活 。 作品的写作多牵连腾挪 , 其中有兰与中国兰文化、兰花与兰花画艺术、中国兰和洋兰 , 最后以“胡适是皖南绩溪人 , 幼时住在山里 , 热爱兰草的情结可想而知”的小故事收尾 。 在峰回路转的言说中 , 知识达成了它的审美 , 而趣味也盈溢于字里行间了 。
刘琼散文中的知识性书写具有体系化、高密度的特点 , 既体现着科学性 , 又反映出与其关联的人文性 。 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自然写作 , 但却始终伴有人类精神与实践活动的叙说 , 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文化散文 , 历史风物、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应有尽有 , 但却不是就史述旧的怀古之作 , 而是接通着历史与现实关联 , 表达出的是现代人的情怀和意趣 。 从《花间词外》写作的发生看 , 作者种花、养花、赏花 , 花木生活化成为写作的触发点 , 而艺术学博士的专业学养 , 使其最终将关联的知识、故事结构成散逸而神凝的文本 。
- 今夕共西溪|江南美学大戏《今夕共西溪》复演 新增雨天演出版本
- 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生命美学 诗意观止——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 雨天|江南美学大戏《今夕共西溪》复演 新增雨天演出版本
- 马远|宋朝人的美学,叫极简,叫清雅
- 宝儿|驾驭美学和哲学的艺术神童——记小画家宝儿的成长及其作品魅力
- 大马士革钢|冷兵器的极致美学——不一样的大马士革钢
- |白酒美学家|2022短视频展播项目007期:心有光·自高光
- 猎罪图鉴|“黑马”悬疑剧《猎罪图鉴》:美学与刑侦的结合
- 王全胜|刻刀与木头的碰撞:方寸之间寻味东方美学
- 古物|100件·古器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