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陪伴的美德:虽然并不能使弱者成为英雄

【现实|陪伴的美德:虽然并不能使弱者成为英雄】现实|陪伴的美德:虽然并不能使弱者成为英雄
文章图片

现实|陪伴的美德:虽然并不能使弱者成为英雄
文章图片

现实|陪伴的美德:虽然并不能使弱者成为英雄
文章图片

现实|陪伴的美德:虽然并不能使弱者成为英雄
文章图片

那些蛊惑人心的悲情
中学生小静(王净饰)正在躁动的青春期 , 不稳定的荷尔蒙使她多倍放大情绪 , 传送的对接口是母亲罗品文(贾静雯饰) , 外资公司高管 , 中年离异 , 原因不详 , 似乎是被抛弃 , 因为她对前夫说:“……还是因为你已经结婚了?我不知道为什么 , 我们两个分开那么久 , 我现在碰到你还是好有感觉 。 ”看到这里 , 我们的脑中已经开启了某些先在的模式 , 失婚女人、单亲家庭、叛逆与控制、关于爱的挣扎 。 好吧 , 它们都是对的 , 它们总是对的 , 不过令它们成立的那些东西 , 远比成立本身更重要、更迷人 。 对 , 这可能就是我想说的重点 , 还原一种有痛感的情境 , 比起描绘痛苦 , 更具有挑战性 。
类似这样的处理 , 在电影史上不胜枚举 , 比如那个最为人称道的《阿黛尔·雨果的故事》 。 结尾处阿黛尔着白衣 , 伫立海边微抬下巴 , 眼神痴迷狂热却坚定执著 , “千山万水 , 千山万水 , 去和你相会 , 这样的事情只有我能做到 。 ”风灌满她的衣袍 , 然而她毫不在意 , 充满了蛊惑人心的悲情 。
拉康将安提戈涅作为欲望主体最古老的原型 , 他称之为“血腥样本(bloody sample)” , 这些血样本构成了一个辉煌的悲情谱系 , 它的固定搭配是男导演和他们的缪斯 。 这种感知表达的模型力量极为稳固 , 稳固到自然化为一种制度性的表达 , 因此镜头一对准女性 , 它就在捕捉沾着脆弱的蜜霜的花蕊 。 其实镜头并不独偏女性 , 但是常在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中大面积爆发 , 它带来了对于脆弱痛苦的刻板印象:她是混乱的 , 但有能力;不稳定 , 但有才华;承受痛苦 , 最终“获胜” 。
描绘痛苦还是还原情境
对痛苦细节的描绘投入越多 , 越会推远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同;相信虚构的东西越多 , 可能越难捕捉到真正的现实和需要 。 这正是我此前提到的分野——是去描绘痛苦 , 还是去还原情境?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