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蜀文明如何走向世界?纪录片《古蜀瑰宝》央视收官 知识点满满

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曾洁 实习生 朱翼帆 图据四川广播电视台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结果出炉 , 四川考古又一次火上热搜 , 来自四川的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和稻城皮洛遗址成为本届“十大”唯一的“双子星” 。
与此同时 , 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大型考古纪录片《古蜀瑰宝》连续3天在CCTV9、四川卫视同步播出 , 引发全网关注 。 4月1日晚 , 《古蜀瑰宝》第三集《交流·互鉴》揭开了千年前的古蜀文明交流发展路径 。 不少对考古文博感兴趣的观众提前搬好小板凳 , 坐等纪录片《古蜀瑰宝》的收官之作 。
节目播出之后 , 网友纷纷留言表示“终于知道古蜀文明的来路和归途”“近距离围观这么多蜀宝 , 太美了吧” 。 这档考古纪录片对于观众而言 , 满满的都是知识点 。
三星堆首次考古影像曝光
1934年 , 葛维汉及其他三人组成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考古队 , 揭开了三星堆考古的序幕 。 在纪录片《古蜀瑰宝》之中 , 这段非常罕见的影像资料曝光 , 让观众得以见证当时的情景 。
52年之后 , 三星堆遗址“一醒惊天下” 。 当地砖厂取土时无意发现了三星堆一、二号祭祀坑 , “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在内的1700多件重量级玉器、石器与青铜器在这一次发掘中出土 。
|古蜀文明如何走向世界?纪录片《古蜀瑰宝》央视收官 知识点满满
本文图片

王告拍摄青铜人像
直至2019年 , 四川省组织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工程 , 三星堆有了新一轮的发现 , 三至八号祭祀坑相继露出真容 。 在纪录片中 , 一张金箔片从五号坑中破土而出 , 发现、发掘、保护、研究的过程都被如实记录下来 , 还有考古人用高科技的手段在发掘的同时进行文物保护 , 都在镜头里一一呈现 , 令观众啧啧称奇 。
|古蜀文明如何走向世界?纪录片《古蜀瑰宝》央视收官 知识点满满
本文图片

孙智彬研究大口尊
最早起源于中原的大口尊 , 是当地政治和宗教活动的重要工具 。 但近50年的考古发掘中 , 四川三星堆、安徽阜南县、湖南岳阳、湖南华容县、湖北荆州市都出土了造型十分相似的大口尊 。 这些在不同地域存在相似性的文物 , 一步一步验证着古代先民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之路 。 于是 , 纪录片《古蜀瑰宝》并没有止步于“晒宝” , 而试图探寻文化遗址之间的关联 。
探寻散落各地的文化遗址
随着三星堆“出圈” , 越来越多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纪录片中都可以看到蜀地宝藏的身影 。 但是 , 以三星堆为原点 , 全方位、系统梳理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史前文明的纪录片在国内并不多见 , 《古蜀瑰宝》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中书写传奇 。
60多位考古文博专家 , 历时2年 , 行程万里 , 他们赶赴甘肃省定西市马家窑遗址、四川省成都市宝墩古城遗址、四川省德阳市桂园桥遗址、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重庆市忠县中坝遗址、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浙江省杭州市良渚古城遗址 , 探寻文明之间的关联 。
他们跨越万里 , 在山海之间追寻着蜀人的脚步 , 寻找问题的答案 。 通过对各个遗址的文化与文物的比较 , 对气候和植被的试验 , 对古道沿途留存遗迹的寻访 , 逐渐理清古蜀文明的发展、成长、演进与融合的脉络 。
|古蜀文明如何走向世界?纪录片《古蜀瑰宝》央视收官 知识点满满
本文图片

孙华在二里头博物馆
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个十节玉琮 , 引起了考古学家的关注 。 无论是转角处的人面纹 , 还是玉石材质 , 都指向了良渚文化 。 但是良渚文化比金沙文化的年代早了至少1000年 。 两地相距1900公里 。 这件玉器是如何穿越时间和空间从良渚来到古蜀国的呢?《古蜀瑰宝》抽丝剥茧 , 寻找文化传播、交融的印记 。 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 , 人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的文化认同 , 也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